article_image

一提到喝水,大家都知道多喝水的好处。

市面上有非常多有关“喝水”的 App 和硬件。比如记录一天喝多少水的 Shortcuts、提醒你喝水的智能水杯、甚至分析尿液颜色的 App。

但是这些“辅助工具”到底能有多有效呢?我一直都持怀疑态度。

它们在多数情况下只能起到记录、提醒、检测的作用,毕竟光是每小时一次的无差别提醒和记录,哪怕光是点一下记录都够烦人的了,不要说记录每次喝了多少了。导致多数情况下都会逐渐放弃记录,淡忘“多喝水”这件事。并不能增强主观上“多喝水”的概念和想法。

Life Hacker 上有一篇《我们拒绝一切喝水小窍门》,第一句话就是金句——

“告诉人们多喝水是一种懒惰且几乎无用的健康秘诀。当你口渴的时候你就会喝水。为什么要把事情复杂化呢?”

所以,如果目标是多喝水,那就丢掉一切复杂的记录工具,尽可能降低喝水的难度和障碍,让喝水这件事变得触手可及,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多喝一些水。

我因为去年体检中有一项尿酸偏高,医生建议注意饮食多锻炼多喝水。所以我特意关注了一下这件生活中的小事。今年再次体检时,这项指标已经降到了正常范围内了。所以分享一些小经验给大家。

解决水温不合适问题

一个常见的困难是“水温不合适”,太烫和太凉的水都会打消你喝水的念头。

我尤其不建议在办公室直接使用保温性能太好的保温杯。打满一壶开水后,放一天都凉不下来,导致打完水后的半天都只能喝上几小口。

所以你应该准备一个较大容量的敞口杯(马克杯、陶瓷杯),因为杯身也会加快散热,可以让太烫的水快速凉下来。容量较大则是可以让你一次性多喝一点。

如果你喜欢喝热一点的水,那就准备两个杯子,把保温杯里准备的热水倒进马克杯里喝,这样就能尽快喝上水温合适的水。

马克杯还有个潜在的好处是“杯身比较稳定”,即便不小心碰到也不容易被打翻到键盘上。


author_avatar

#UNTAG Develo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