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_image

最近看到个新闻,提到随着 DeepSeek 的爆火,出现了很多“AI 培训课”。如果是教你如何部署本地模型,那还有一些技术门槛。偏偏有些课做的非常基础,仅仅是提供一些描述词,就要收取不低的费用。

而实际上,描述词本身已经很贴近自然语言,使用简洁明了的描述词往往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没有必要专门购买课程去学习。

别再购买那些“AI 提示词课”了,不如来看看 DeepSeek 官方提供的提示词库——

🔗 Prompt Library - DeepSeek API Docs

这个提示词库是归属在 DeepSeek API 文档下的,因此这几个提示词的使用场景比较广泛,而且质量也比较高。

简单一些的角色扮演 Prompt 只有一句话。输出的效果就已经很不错了。

复杂一些的会提供 SYSTEM 和 USER 的内容,这是 LLM 的运作模式,比如“结构化输出”中的示例是这样的——

SYSTEM

用户将提供给你一段新闻内容,请你分析新闻内容,并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以 JSON 的形式输出,输出的 JSON 需遵守以下的格式:

{
  "entiry": <新闻实体>,
  "time": <新闻时间,格式为 YYYY-mm-dd HH:MM:SS,没有请填 null>,
  "summary": <新闻内容总结>
}

USER

8月31日,一枚猎鹰9号运载火箭于美国东部时间凌晨3时43分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将21颗星链卫星(Starlink)送入轨道。紧接着,在当天美国东部时间凌晨4时48分,另一枚猎鹰9号运载火箭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基地发射升空,同样将21颗星链卫星成功送入轨道。两次发射间隔65分钟创猎鹰9号运载火箭最短发射间隔纪录。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于8月30日表示,尽管对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调查仍在进行,但已允许其猎鹰9号运载火箭恢复发射。目前,双方并未透露8月28日助推器着陆失败事故的详细信息。尽管发射已恢复,但原计划进行五天太空活动的“北极星黎明”(Polaris Dawn)任务却被推迟。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为该任务正在积极筹备,等待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最终批准后尽快进行发射。

样例输出

{
  "entity": "猎鹰9号运载火箭",
  "time": "2023-08-31 03:43:00",
  "summary": "8月31日,猎鹰9号运载火箭两次成功发射,将42颗星链卫星送入轨道,创下了最短发射间隔纪录。尽管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允许恢复发射,但原计划的“北极星黎明”任务被推迟,等待最终批准。"
}

可以看到,内容通过 LLM 处理后变成了 JSON 格式,更适合用后续的步骤进行进一步处理。

如果你是 Python 开发者,下方也提供了示例代码可以直接使用,接入 DeepSeek 进行开发。

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扩展出更多的用法。

同样的,除了 DeepSeek 官方的提示词库,Github 上还有非常多的中文提示词库——

🔗 GitHub - langgptai/wonderful-prompts

🔗 GitHub - PlexPt/awesome-chatgpt-prompts-zh

实在没有必要再去花钱购买提示词课程了。


author_avatar

#UNTAG Develo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