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_image

🔗 原文链接

阿里巴巴的向邦宇分享了 Aone Copilot 的成长故事。这款智能研发工具从 2023 年 7 月内测开始,就瞄准了帮助程序员搞定开发任务的目标。现在,它的代码补全采纳率已经达到 27%,每天有上万人在用,算是阿里内部的一匹“黑马”。

不过,随着用户数接近饱和和产品深度上的不足,用户的“用脚投票”也提醒了团队:AI 工具想让大家真正满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过去的一年里,AI 智能化工具的“花样”真是越来越多了。从 GitHub Copilot 到 Cursor,再到 Gru.ai 和 Windsurf,各类工具让人眼花缭乱。比如有的专注单元测试生成,有的专注文档说明,还有的像 Cursor,直接杀出一条独立 IDE 的“快车道”。

阿里内部也试过很多方向,比如帮用户写注释、自动生成单测,甚至解决代码冲突,但就算是这些“看起来很简单”的功能,也总是差点意思。最多只能给用户一个大概的 Demo,后面还得自己动手调一调。

问题出在哪?其实最根本的难点是——需求表达。

很多用户自己都没想清楚要什么,或者表达得太模糊,再加上一些业务上的“黑话”(比如“腰带”“背书”),模型哪能听懂这些“暗号”?

再加上开发环境本身就复杂,涉及的上下文特别多,模型搞不清来龙去脉,效率自然也提不上去。向邦宇说得很直白:目前大模型做得还不错的,都是那些不用解释需求的场景。

不过,也不是没好消息。Cursor 就是个例子,它的“重写”功能让人眼前一亮。这个功能能智能地帮用户同步修改变量名,修复错误,还能把 AI 提供的代码直接“粘到”现有代码里,让体验顺滑多了。虽然背后技术门槛不低,但这个方向证明了 AI 工具在 IDE 集成上的巨大潜力。而阿里也在尝试通过强制提交规范、自动生成代码描述等方式,把研发数据积累起来,希望通过更高质量的数据喂养模型,逐步解决上下文不足的问题。

向邦宇还提到,大模型时代最重要的其实是“人机协作”。与其指望 AI 一步到位解决所有问题,不如让它和开发者“搭档”,一起完成任务。毕竟,需求最终还是要由人来确认和验收。如果把 AI 比作一个聪明的新手,它需要的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团队里的老手拉它一把,带着一起成长。

所以,AI 工具真的能取代开发者吗?至少现在看来,取代这个词未免有点太早了。倒不如说,AI 工具更像是程序员的“好搭档”,它会让你的开发之路变得顺畅,但主驾驶的位置,还是得你来坐。

“AI 工具落地最难的地方就是需求描述。真正成功的工具,不是取代人,而是和人合作,搭配着完成复杂任务。”——向邦宇


author_avatar

UNTAG 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