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_image

工具之使用,常被冠以“某某管理”之名,一旦动词被如此名词化,具体场景就被抽空,只留下一系列开发商和生产力网红喜闻乐见的浮浅标签。

但任何不提管理对象的管理,都是空话。剪贴板“管理”亦可以小见大。本文承继系列文章的一贯风格,试从真实工作切入,展示我在律师执业中如何使用剪贴板。

回归通用自动化工具

早年间,我曾为某网站写过一系列“Best Of”文章,其实是在测评和横评的名头下,偷偷贩卖私货,提出一类工具的理想形态,作为选用工具的标准,醉翁之意并不在于真的评选出最佳。其中有几篇就讨论过剪贴板管理工具,而当时想法尚且保守,基本采用加权平均数的方式,把可能用到的功能平摊开,对比后得到一个总分。

但是,基于功能的打分方式貌似客观,却容易滑向功能主义,忽视了剪贴板管理的大前提:场景。一个主要和文字打交道的律师,其剪贴板记录显然迥异于摄影师或视频剪辑师,在这个意义上,硬要评出一个 Best 并无意义。而商业不讨厌这种无意义,它们可以引入更多可疑的东西,结果,我们发现有人开发了文字格式清理工具,在传统剪贴板管理工具的基础上增加简体繁体转换、大小写转换、去除多余空格或换行符号等文本修复功能;也有人开发了截图管理工具,本质是在剪贴板上增加图片格式转换、体积压缩、上传图床等功能;还有人开发了代码片段管理器……几乎每一个细分领域都会冒出来几个“管理工具”,让人怀疑“管理”二字是否还有半点含金量。

数据和交互日渐碎片化,原本应当以简驭繁的剪贴板管理,也变得四分五裂。过度特化的工具太多了。

不过,如果改用自动化工具,剪贴板管理就会简单许多。本质上,剪贴板也只是一个容器,里面归根结底还是文本、链接、图片或文件,只要自动化工具——LaunchBar、Alfred 和 Keyboard Maestro 等工具都可以——提供了剪贴板,剩下的事情无非是套用各种自动化动作。如果你安装的文本类自动化动作多,自动化工具就可以充当文本格式清理器;如果图片类动作多,就可以当轻量级截图处理工具。

易言之,剪贴板容器+自动化动作这个简单的框架,或许比线性开发新功能的传统主流剪贴板管理模式更可行。至于我本人为何选用 LaunchBar,则纯属习惯,它反倒不如 Alfred 那么直观,只不过在文本为主的工作环境中更利落罢了。

文字为主的剪贴板运用

法律工作,或至少是我所从业的领域,主要就是文字工作,很少有图像,尽管从体积上看,绝大部分文件是 PDF,一种技术上的图像和感官上的文本。本文可能会让那些张口8K视频剪辑、闭嘴大语言模型的人——此类技术崇拜者颇有左青龙右白虎的流气——感到失望,那我也爱莫能助。本文只追求真实,言之有物。


author_avatar

Lawyer, macOS/iOS Automation Amate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