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游戏中,道具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工具,几乎不会磨损,另一类则是补给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耗,例如草药或急救包。
我无意中发现,平时随身携带的两个小工具包,几乎对应了游戏中的两类道具。其中一个护理工具包此前已经介绍过,内有镊子、刀片、牙签甚至掏耳勺,在旅途中可以应急维护形象,除了牙签,其他工具都可以循环使用。
另一个工具包则基于餐巾纸包打造,内附各类一次性的消耗品。非常凑巧,常见消耗品往往有扁平的小包装,例如酒店附送的浴帽、防水创可贴、烫伤药膏或者一次性使用的纸质温度计(这类温度计,我在大流行期间携带备用,现在当然不需要了)。
起初,纯粹贪图方便,我顺手把沿途收集的补给品塞到餐巾纸包里,久而久之,纸巾包成了消耗品补给袋。一旦养成习惯,随身带着这只百宝袋后,原本松松垮垮的塑料餐巾纸包就太不体面,并且纸巾包只有一个隔间,放道具也不方便,可能一急着抽纸,就不慎把珍贵的补给物资挥落一地。
我首先反思,是否有必要总带着整包餐巾纸出门?显然,如果用到只剩下小半袋的餐巾纸,依然可以在我的包里停留几周时间,那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只携带这点份量?摸清实际需求,我转向了更紧凑的容器:对折式身份证保护套(银行卡保护套),碰巧比常见的餐巾纸大一圈,视保护套弹性差异,可以塞下最多四到六张餐巾纸,足够应对通勤或差旅(用完了也可以随时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