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像退卷线一样把古典的迷宫摊开,你会发现自己手里就拿着一根线,“阿里阿德涅之线”。古典的迷宫,正是阿里阿德涅之线本身。——翁贝托·埃科:《玫瑰的名字》1
邮件纷至沓来,任务瓜瓞绵绵,文件如同过江之鲫,稍后读清单已然危如累卵。传统的桌面隐喻已经过时,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人类,与其说面对着无尽的巴别图书馆,毋宁说是一脚踩进了米诺斯的迷宫。游徙在数字迷宫中的人,握着一份每分每秒都在褪色的地图,晕头转向;他们亟需一根赛博空间里的阿里阿德涅之线,牵引着自己走向闪着微弱光线的出口。
失效的地图
网有纲,裘有领,面对繁杂之物,尤其是眼下的数字迷宫,直觉上的对症良药便是地图。诚然,在理想的情况下,邮箱收纳邮件,任务清单载满待办事项,阅读列表汇集了将碎片文章,常用文件应当各有其所,各在其所,我们只需要打开相应的软件,便能按图索骥——可惜,前述景象不过是图书管理员式的臆想。真实情况是,邮件夹着附件,任务里带了三个参考链接,救急的PPT模板不知在2019年还是2009年的归档中,锦囊妙计则藏于早已忘了登录密码的印象笔记里。信息碎片分散四处,好像漫天的玫瑰碎片,只是并不那么养眼。
遥想旅居重庆时,曾跟着手机导航寻找一家糖水铺,地图上不过两百米的距离,最终兜兜转转了一个下午,只因这家铺子开在山顶之上,平面地图自然不逮。找一家店铺尚且如此,电脑中的世界又何止三维,无论如何切换文件视图,如何修饰搜索语法,恐怕都不能为磁盘中的资源创造导航地图。
雪上加霜之处在于,信息瞬息万变,昨日尚在桌面的文件,今日可能已经人去楼空,迁居别处;似有参考价值的历史任务,则淹没在归档列表中。在用iA Writer写文章前,我曾将其附在Taskpaper的任务清单中,可只要改动标题里的一个字母,iA Writer就再也找不到文章草稿。换言之,即便有人画出了数字世界的导航图,但凡资源本身有所变动,恐怕地图也会马上过时,沦为一张废纸。
从地图到超链接
陷入迷宫里的人永远不会去寻求真理,而是一心一意地寻找他的阿里阿德涅。——尼采
不需要引入控制论或社会动力学的深奥知识——就像卢曼在他的晦涩著作中写的那样——只需看看楼下的快餐店和洗衣房,就知道市民们如何应对地图过期的问题:安插路牌,指出左拐上楼便是客房;张贴告示,告知顾客本店已迁往马路对面。大大小小的标志错落于路口和转角,为过客指点迷津。
移步数字世界,也有路牌的对应物:Deep Link,相当于 iOS 上的 URL Scheme,可以理解为几乎任何虚拟对象的门牌号2。网址固然是链接,而本地的多数资源——从文件、笔记、任务到邮件——也可能生成链接,顺藤摸瓜,拾级而上。我们可以把一条门牌号、一段网址 URL 和一个文件的 Deep Link 等量齐观,发现它们的构造如此相似,均是从一个叫宽泛的范围,步步聚焦到具体细微之处(除非你在欧美,那里的地址写法正好反过来)。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中山中路99号
https://utgd.com/articles/0001
ia-writer://open?path=articles/0001.md
严格说,您在 macOS 能够按下去的链接,几乎全是 Deep Link:一项审查合同的任务,其下可附原始 PDF 文档的链接,点开就能开工,而无需打开层层文件夹;一篇季度总结,大可连接到过往笔记,以便追溯原始资料,而不必从零开始挤榨脑汁。纵使事项多变,软件交错,顺着链接拾级而上,我们便能在 macOS 中昂首阔步:
- 一键打开任何文件
- 翻到PDF的某一页(即将发布)
- 翻到epub电子书的某一段(即将发布)
- 在几乎任何你喜欢的阅读器中做到前两项(即将发布)
- 跳到上次听了一半的播客(看情况写)
- 或者跳到看了一半的电影(即将发布)
- ……
设置链接也不费丝毫力气,绝不需要建筑师那样的宏伟规划。且不说 DEVONthink 自带了插入文件链接的快捷键3,也不说 Obsidian 里按两次方括号就能链接到相关笔记,即便是再原始不过的文本编辑器,你都可以试试 ⌘Command-K
,基本上可以呼出填入超链接的输入框。毕竟在现实中,如果楼下的烧烤店搬迁了,店主也只会写个公告,贴出新店所在:一张A4纸或一支马克笔就能办妥的事。链接,轻巧似举手之劳。
然而,能否生成链接,相当程度上依赖软件本身,端视开发商是否积极。曾有一批开发人员和研究员 发表 了 Linking Manifesto 宣言,遗憾宣言本身便是整个运动的最高潮,就结果而言,基本只是既有成员顾影垂怜,未见更多软件有所呼应。在这个背景下,编织阿里阿德涅之线的任务,实际上落在了使用者自己手中。
自动化的金羊毛
我无意附合许久以前的宣言,也不想另起一场运动,更不想借着超链互联的名头,干着收集既有方案的低级体力劳动——那多半是批量兜售软件的营销噱头。我希望把制造阿里阿德涅之丝线的金羊毛交到读者手上,任它迷宫如何繁殖变异。
如果一个软件提供了 Deep Link,那没有理由不践行拿来主义;如果链接阙如,则需要依靠自动化工具来转接。若说现成链接是通讯地址,循之可直达亲朋好友,那么自动化工具就是一个熟悉风土人情的司机,即便你没有旧友的住址,只需报上几条线索,他也能把你带到目的地。以翻阅 PDF 文件为例,多数阅读器并不支持直接翻到某一页——十几页的文档倒也罢,如果遇上数百页的扫描件,一页一页翻过去便是一场灾难。在自动化工具——比如 Keyboard Maestro 和 Shortcuts——中,则无需囿于 PDF 阅读器自身的功能,而能将 PDF 文件的位置和预期页面写进同一条 Deep Link,如此,不仅在点击后能够找出书籍,更能翻到预定页面。
依靠自动化工具制作自定义 Deep Link,如同用传说中的金羊毛来编制走出迷宫的丝线,比软件自带的 Deep Link 更为强韧。在 Shortcuts 这样的跨平台工具中,同一段 Deep Link 甚至可以同时在 macOS 和 iOS 上工作,均可一键开启 iCloud 中的文件。4此中复杂的逻辑判断,皆交由自动化工具打理,您就像打计程车,只管往车里一坐,报上目的地。
若有必要,Deep Link 也可以组织成网络,一条嵌套一条或桥接多条,在多个软件之间搭起复杂的交通系统。我曾在 Obsidian、nvALT 和 Anki 之间通过 Deep Link 通讯,跨软件搜索笔记内容。
不过,这种鲁布·哥德堡式系统,象征意义往往大于实用价值,对于设计者之外的人——即诸君而言——重在证明 Deep Link 的潜力,或开辟一隅,以期三隅,却非最值得向人推荐的使用方法。有幸捏住丝线的人,不应该让它再缠绕成另一个迷宫;工具本身终归是手段,不应当成为目标。迷宫旅客真正希求的,是走出迷宫,享受拂面微风。
Banner Credit: Escher & Bauhaus🛍 我撰写的付费栏目《信息管理,文件为本位的方案》正在 UNTAG 售卖,对本文话题有进一步讨论,欢迎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