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我用过的 Apple Watch 型号有 Apple Watch Series 1(大表盘款 42mm)、Apple Watch Series 2(大表盘款 42mm)、Apple Watch Series 5(小表盘款 40mm)。
续航
Apple Watch Ultra 是目前续航最长的 Apple Watch,官方宣称续航时间最长能达到 36 小时。很多人对它的期待是能否从一天一充变成两天一充甚至是三天一充。在我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确实能达到两天一充的水平。睡前充满电,然后戴着 Apple Watch Ultra 睡觉,第二天白天正常使用,下午运动 30–50 分钟,到了晚上 10 点基本还能剩 50%–60% 的电量,再接着使用一天也不成问题。如果不戴着手表睡觉,不怎么运动,关掉噪音检测等传感器,续航甚至可以更长。
但是,我认为两天一充或三天一充并没有什么意义。
充电分两种情况:在日常随处可见电源的环境下,充电是一种习惯;在非日常环境,身边没有电源的情况下,比如开长会、出差、旅行等,充电是一种应急措施。
对于前者来说,两天一充或者三天一充实在很难养成长期稳定的习惯,它需要你思考——昨天充电了吗?今天是不是要接着充?而每天一充则完全无脑——不管昨天什么情况,今天放上去充电就是了。而且从使用便捷性上考虑,两/三天一充并没有比一天一充节省多少精力,反而耗费了脑神。除非 Apple Watch 的续航达到一周一充,或者一个月一充,否则都没有质的改变,都不如一天一充来得稳定。
不过 Apple Watch Ultra 的长续航也并非一无是处,它在突发情况下可以作为应急措施。如前面所说,Apple Watch Ultra 的续航可以达到两天,也就是说它可以留有余量,允许“意外”的发生,偶尔忘带充电器了,还能再耐多一天。
相比我用过的上一款 Apple Watch Series 5,Apple Watch Ultra 还有一个特点是充电速度更快了(继承自 Apple Watch Series 7)。如果你不戴着 Apple Watch 睡觉,每天晚上让 Apple Watch 充一晚,那这个功能对于你来说没任何作用。但对于戴着 Apple Watch 睡觉的人来说,这个功能非常实用。
每当我提到戴着 Apple Watch 睡觉,总有人会问“那什么时候充电?”其实很简单,每天晚上洗澡时,把手表摘下来,充到满电为止,然后戴上即可用到第二天。1但在 Series 7 之前,所有的 Apple Watch 充电都比较慢,基本要充一个小时才能接近满电。也就意味着,我每天洗完澡,都要等个半小时左右才能接着用 Apple Watch。这半个小时一是丢失了活动记录数据;二是不能形成规律的习惯,因为很容易做着其它事情就忘记戴表了。
而加上了快充的 Apple Watch Ultra,洗完澡回来(按 20 分钟算),已经能充到 95% 以上。加上 Ultra 本身的“续航余量”,我也不用再纠结充到 100% 再戴上,只要 60% 以上就能够我用到第二天。所以这个习惯就更简化了一步:洗完澡直接就可以戴上手表,不需要再做检查电量、继续等待充满的操作。
此外我也发现在出门旅游等应急情况时,要么由于行程安排得太慢,要么因为酒店充电位/线紧缺,我们往往会拥有更短的充电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快充就能更起作用。
操作按钮
侧边的操作按钮也是 Apple Watch Ultra 独占的功能。默认的设置里,包含体能训练、秒表、航点、手电筒等功能。但我认为最实用的还是运行快捷指令。即使我们把单个快捷指令添加到表盘的小部件,点击后仍然会弹出确认弹窗,询问是否运行。而操作按钮可以绕过这一步,直接运行。
我曾在第六期 UNTAG Premium 里介绍过自己使用快捷指令的场景。用得最频繁的,还是在睡前用来控制 HomeKit 设备。
一旦我准备上床睡觉,便会发现一个尴尬的局面:
- 先关灯再上床,环境从亮突然到暗,会看不清路;
- 先上床再关灯,我的部份 HomeKit 灯具在床头位置并没有开关,我也不会带手机到床上(防止早晨赖床)。
所以我都是用 Apple Watch 来控制 HomeKit 设备。但 watchOS 版的家庭 app 加载很慢,并且每次加载完首页布局还会发生变化,上一秒“关灯”按钮还在中间位置,加载刷新完就变成了“开灯”按钮,十分容易按错。
用快捷指令来控制 HomeKit 设备的好处是,无需等待加载,直接向 HomeKit 发号施令——给我关灯/开灯。
我对当时这个快捷指令还做了一些改进,比如关灯后自动切换到睡眠专用表盘;加入了显示家庭温湿度状态的动作(通过运行另一个快捷指令)。
另一个使用操作按钮的思路是对原有的功能进行扩展,把一连串动作连起来。比如原本按一下操作按钮可以设置成开始跑步运动。那么,我就可以创建一个快捷指令:
- 先执行跑步运动的操作;
- 然后切换到运动专属的表盘,比如健身记录表盘;
- 最后再打开常听的播客应用,比如 Overcast。是的,“打开 App”操作在 Apple Watch 上也可以使用。
操作按钮带给我的变化是我更愿意在 Apple Watch 上使用快捷指令了。按钮就固定在侧边,无需去应用列表里翻找功能,也无需考虑当前运行的界面,按一下就能执行,从以前的两步变成一步,几乎每天都会用得到。
大屏幕
Apple Watch Ultra 拥有一块 410 x 502 像素的屏幕,比 45mm 的 Apple Watch Series 8 多了 7.3% 的显示面积,比我之前在用的 40mm Apple Watch Series 5 多了 61.2% 的显示面积。
直观的感受是显示的内容更清晰了,尤其是一些动辄包含 6 个、8 个小部件(复杂功能)的表盘,内容不会挤到一块儿,小部件之间的布局更合理。以前我很排斥使用那些充满了小部件的表盘,既拥挤又不好看。但 Apple Watch Ultra 的独占表盘“寻路者”让我对此改观,这是一款在功能和美感上寻得了平衡的表盘。既能在一块表盘上显示充分的信息,又能保持简洁干练的风格。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白底 + 主题色的颜色选项不够多,只有橙白、蓝白、黄白三种。
大表盘的另一个好处是在运动时可以一次显示 6 行运动数据,相比之下普通款 Apple Watch 只能显示 4–5 行运动数据。不过这个功能对我来说没什么用处,运动本来就是比较急促的场合,抬腕一瞬间眼神需要立刻定位到想要的信息,显示的信息越多反而越不好找。尝鲜之后还是把显示行数切换为 3–4 项,保留少数真正需要在运动过程中关注的信息就好,其余的等运动结束后再看数据回顾也行。
因为屏幕更大,Apple Watch Ultra 还支持了全键盘。这个键盘真的可以打字!但误触率很高,经常按错(识别错)字母,输入一条完整的句子磕磕碰碰。**一个提高识别率的技巧是:尽量使用滑动输入,而不是点按输入。**这是因为滑动输入会忽视 26 个字母之外的其它按键(比如左下方的 Shift 键和右下方数字键),排除了一些干扰元素。总体来说 Apple Watch Ultra 的全键盘输入勉强能用,但别期望太高。
外观
在随处可见的时间——口袋里的手机、桌面上的电脑、墙壁上的时钟、广场里的投屏——面前,手表早已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看时间。但一百多年来,让人们一直坚持戴手表的绝不仅是看时间这么一个目的,还有出于对装扮的需求 2。
初代 Apple Watch 原本也定位于时尚,随后才把重心逐渐转向运动健康。Apple Watch Ultra 发布后,也有很多人讨论:Apple Watch Ultra 表盘这么大,适合我吗?
我当时第一眼看到 Apple Watch Ultra,立马想起的是卡西欧手表的造型。同样都是表盘很大,造型粗犷,并且配备塑胶表带(Apple Watch Ultra 的海洋表带是类似风格),明显是定位专业、极限运动的产品,因此设计带有很强烈的户外风格。坚硬的钛金属表壳、棱角分明的表盘边框、深陷的齿轮,这些元素都很符合户外风格坚固耐用的调性。
Apple Watch Ultra 的表盘是否真的太大,手腕细的人适合吗?我只能说:不一定。你最好亲自去苹果店里试一趟。作为饰品的角度,它其实没有“好看/不好看”的定论,有手腕偏细的人喜欢戴粗犷卡西欧,也有手腕偏粗的人喜欢戴幼身复古卡地亚,最终只是风格选择罢了。但因为 Apple Watch Ultra 的单品风格比较突出,从搭配角度来说可能确实不适合大多数人。
我的手臂算是比较细,腕围在 15cm 左右。戴过初代 42mm 的大表盘款,也戴过第五代 40mm 的小表盘,现在戴着 49mm 的 Apple Watch Ultra,并没有觉得很突兀。
最初让很多人种草的,可能是 Apple Watch Ultra 广告上的亮橙色高山回环式表带,但从搭配的角度来说,选一条深色的表带会更容易衬衣服。比如我选的是午夜色海洋表带。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海洋表带由于比较厚,如果穿一些袖口比较紧的衬衫,或者弹性不足的卫衣,可能容易卡袖口。比如下面这张图,我的袖口内藏了一只搭配海洋表带的 Apple Watch Ultra,由于过厚,手表无法从袖口穿出。
如果把手表搁在袖口外,还可能会造成袖口堆叠,不一定好看。
相比之下高山回环式表带比较薄,更容易塞进袖口内。野径回环式表带我没用过,但尼龙材质理论上也比较轻薄。
小结
看发布会那天晚上我就和 Hum 说,虽然很多功能我用不到,但还是想买 Apple Watch Ultra。那股追求极限的酷劲,是我长期以来就对于手表这个品类所拥有的想象。
从我用得到的那些功能来看,Apple Watch Ultra 确实让我感到满意,并且有了体验的升级,本文的前三部分就是在讨论这些内容。最后一部分则回到了手表的装饰作用。由于时尚是个结合了审美和搭配能力的复杂话题,本文暂时没有深入展开,我就不给出额外的结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