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_image

无论我本人还是周围的朋友,似乎在尝试烹饪时,必然会遭受长辈的嘲讽:你们一年才下几次厨房呀?^1

此话有一定道理:熟能生巧,长辈的厨艺,来自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的经验。但当代年轻人不太可能放弃事业,辞职回家当全职太太或全职奶爸。由于实践机会不及长辈,我也经历过学了下一道菜、忘了上一道菜的尴尬,有一次甚至忘了水煮蛋的理想时间(在使用本文方法之前),结果一边守着锅子一边到处搜资料,忙得焦头烂额。既然机会练习不多,多数人遂注重经济效益,集中注意力学好两三个菜式。我有不少朋友就是如此,聚会时每人贡献一个拿手菜,倒也其乐融融。

但我坚决否认一个人只能在职业厨师(或全职太太)和只会两个菜的门外汉之间二选一。我很快把砍奖学金和通过司法考试的经验挪用到烹饪上:用 Anki 巩固烹饪知识,并调整实践节奏

Alt text
在 Anki 中复习烹饪知识

(以防您不知道,Anki 是一个复习软件,通过算法调整复习节奏,聚焦生疏知识,避免无效重复,长期来看,投入收获比极大。本文不必涉及 Anki 的独占功能,所谈思路,可放诸其他复习软件。)

为什么可以用 Anki 学习烹饪知识

作为一门手艺,烹饪和法律有着高度抽象的相似性:同样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往返,缺一不可。可惜,传统上,理论与实践完全脱钩,甚至不少令人尊敬的教授和法官也将两者对立起来,鼓吹在校死记硬背、下海摸爬滚打。在林肯那个只需要“读读法律书”的年代,这种对立还有些道理,可如今已经落伍。

因为信息透明了。孔子那种立了法却藏起来不给老百姓看的做法,已经不再可能。烹饪也是如此。只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学院派和大字不识的文盲老师傅,以后只会越来越少,盖以保密为核心的传统烹饪文化,早已经被公开的实验室文化打得落花流水。^2

当我严肃对待烹饪之后,马上意识到,我需要向背诵法律条文一样复习烹饪知识点。碰巧,我多年来一直用 Anki 背法条、复习法律注释和学习外语,只是举手之劳,我也把书上、网页上和视频中看到的烹饪知识点录入 Anki。

Anki 背后的假设是间隔重复,即每隔一段实践复习一次,但时间间隔并不平均,对于你已经烂熟于心的知识点,它会延长间隔;对于生疏之处,则是缩紧间隔,由此投入精力最少,但长期看来,收益极佳。这是延迟带来的巨大回报

间隔重复恐怕是烹饪史上从未出现过的辅助技术。直到我们这一代人——假设您是90后前后十年的人士——烹饪主要依靠手把手教学,而且往往是代代相传,即便在烹饪学术化的美国,普通人的老师大概率也是母亲、奶奶或外婆。但间隔重复,尤其是间隔重复软件实现,打破了只能从做中学的传统,我们可以边做边学,边学边做。最重要的是,掌握烹饪不必再以开餐厅或喂全家为前提,即便是只在周末下厨的忙碌职场人,依然烧出越来越多的好菜。^3

Anki 进阶手册(增订版)
Anki 进阶手册(增订版)

author_avatar

Lawyer, macOS/iOS Automation Amate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