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和“驾驭”似乎很难放在一起:阅读又非竞技运动,貌似不需要高难度技巧,何来驾驭一说?
实则不然。时下的阅读,大抵是在汹涌的信息洪流之中行进,细嚼慢咽早就成了几次阅读革命之前的活化石,而经历了精读和粗读两个阶段后,信息爆炸时代的远读(Distant Reading)业已登上舞台,读者首先不是看到装帧优雅的书页或排版用心的网页,而是成百上千个条目(或许还要短视频竞争注意力)。若把阅读器视作一匹血统纯正的骏马,而把互联网看作翻滚的江河湖海,阅读这种活动,当然也谈得上“驾驭”。
为驰骋于赛博空间,时人开发了 RSS 标准,供诸网站以标准方式广播内容更新,读者可期借 RSS 阅读器以遍览网海菁华。但,经过二十余年商战,主流阅读工具与服务却掩盖了真实世界的复杂与危险,把原本的御马奔腾变成如今的旋转木马游戏。1
恰在这一十字路口,方有必要重提 RSS,且一反市面上所有的主流 RSS 工具与服务。
困境:游戏化的阅读
阅读早已变成一门生意。这并不新奇,毕竟在手抄本时代,你就得花钱才能买到好东西。印刷机改变了出版的商业模式,此前占据主流的手抄本需委托定制,而新付梓的图书则是投机活动的产物,投资几千本书而只期望出现一批黑马的现代模式出现了。
在线阅读延续了出版业的优良传统,顺利发展成一门生意,甚至所有批评和反对的声音也马上倒向资本主义:屏蔽广告变成了一门生意,过滤垃圾信息变成了一门生意,更不要说精美的阅读界面流畅的交互体验,它们当然都是收费的正当理由,就连反对在线阅读的人,也必须通过在线阅读——或其他比在线阅读更不严肃的渠道——发声。线上找不到真正的抵抗组织。
收费无可非议,问题在于,生意会不会变成一场浮士德的交易。信息自古以来就带着一丝微妙的气质,自潘多拉魔盒的传说起,人们就意识到:阅读有风险;大约五百年前,书籍爆炸式增长,浮士德博士用灵魂换知识的形象也逐渐深入人心。在这些故事或寓言中,有危险的都是信息本身,很少是信息载体,但如今阅读媒介遍布,在线阅读如此轻易,媒介本身有史以来第一次可能成为打开恶魔之门的钥匙。
具言之,阅读,尤其是在线阅读——包括 RSS——已经被改造成一场游戏,我曾在杂文中提出:
真正让我们像飞蛾一样扑向新文章的,无非是两个动力引擎:其一是以虚假指标为代表的阅读游戏,其二则是所谓“输出倒逼输入”的商业活动。
现在还可以加上第三个:在云时代,你还不拥有信息本身,这比起码获得了知识的浮士德博士更糟糕。中文互联网正在消失,中文网页的数量却在10年间下降了70%,中文网站数量在5年间下降了30%,亚马逊可以并且已经随意删改你买回去的电子书,豆瓣上也有几本历史类书籍惨遭狸猫换太子(恕不指名道姓)。如果你根本不占有你所阅读的东西,甚至不知道这会儿躺在 Kindle 里的书籍是否是当年你读过的那个版本,那么,正如波兹曼所发现的,阅读也不过是一场无需问责的游戏。娱乐而已。
成瘾的数值系统、变现的虚假承诺加之信息数据本身之阙如,在三根支柱之上,如今主流的在线阅读,早已转变大型游戏乐园。数值模式消耗了你的注意力与时间,变现模式直接从你口袋里巧取豪夺,而所有权缺失则随时可以夺走剩下的一切。
惜乎,几乎所有的阅读工具或服务都不敢离开“在线”二字。如果你不在线,如果你不活跃,这些厂商拿什么业绩给股东看,拿什么数字说服投资人给钱?一旦离开虚假繁荣的在线阅读游乐园,则无异于与世界为敌。
自诞生之初,一直百花齐放的阅读工具市场恰恰说明整个阅读模式有结构性错误:如果有任何一家厂商找到了抵御信息爆炸的银弹,那么割据时代就早该结束。尽管以 Readwise 为首的一批工具似乎掀起了新浪潮,但是游戏化的阅读终归是不堪一击的乌托邦。
反游戏的阅读
某种意义上,本作其实无意谈如何在线阅读,相反,本作倡导在线收集、离线阅读。但诸位读者也不必认为自己遭到欺骗,毕竟阅读有广义狭义之分,本作无意局限于游戏化商业模式教育之下的狭义阅读——如果那还配自称阅读的话。
在一版再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勾勒出了几种典型的阅读模式,其中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地位最高,要求读者首先广泛涉猎,确定要什么,再从中精挑细选并比对阅读。在该书问世的上世纪四十年代,尚可说这种要求太过分,但反观在线阅读,恰是在汹涌的在线信息洪流中取一瓢饮。取舍的艺术,与近百年前的呼吁遥相呼应。
而今,严肃阅读的真正障碍在于:
信息数量之庞杂。严肃的读者往往会订阅大量信息源,假设一个人尝试用 RSS 跟踪学术进展,他可能每天都会收到少则几百多则上千篇论文摘要;当然,任何一个认真对待业余爱好的人,器阅读量恐怕也不可小觑,例如若有人用 RSS 跟踪乐手动态,估计也会被无数花边消息淹没。如何在纷繁信息去芜存菁,是任何一款 RSS 阅读器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主流工具又倾向于把需求变成卖点,让你为广告屏蔽功能付费。本作将展示,无论消极屏蔽还是积极提取,实际上根本不要也不应该花钱。
语种之多元。当今绝大多数有价值的信息都用英文写成,一个严肃的读者,估计也不会满足于母语(中文)。人工智能大模型显然让很多阅读器看到了商机,把全文翻译作为卖点。但是,严肃的阅读始于成百上千篇文章的清单,(阶段性)终于原始内容,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是标题批量翻译和全文对照翻译,这一切远超绝大多数阅读器所能。
个性化流程。RSS 绝非阅读的终点,阅读工具尚需连通 RSS 和其他信息管理环节。可笑的是,一批阅读器只是挂上简单的导出功能就赚得盆满钵满2,本作将展示,导出高亮内容或分享摘抄和书单其实再基础不过,只需回归以文件为本位的视角,那么几乎任何你能想到的信息管理方式不难实现,且无需看开发商脸色。
易言之,正是因为传统开发商已经结成了铁臂同盟,阉割读者的能力,我们才会因为几毫秒的动画优化而奔走相告,这不是说交互界面上的改进就无关紧要,问题在于,绝大多数阅读器多年来只能打磨这些难以捉摸的感性细节,却不敢在硬功能上迈步。
在长达三四年的时间里,由于无法忍受主流阅读器所暗含的意识形态——游戏!游戏!游戏!——我甚至删除了所有设备上的 RSS 阅读器,除了实体书、杂志和论文外,几乎不怎么看网上的东西。就在这种似乎完全走偏的方向上,我却找到了夺回在线阅读主动权的方法:转向以文件为中心的阅读方式,就 RSS 而言,便是把所有文章保存到本地,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处理得来的文件。
一旦跨出这一步,接下来便海阔天空:以往对 RSS 阅读器的所有不满和抱怨,统统变成笑话,诸如垃圾过滤、文章翻译、全文搜索、无限量历史记录等 RSS 用户梦寐以求的功能,在十年甚至上世纪末的文件管理器中也是基础中的基础。讽刺之处在于,恰是因为人们在日常使用文件管理器时已熟稔这些功能,才会向阅读工具开发者情愿。从零到一很难,在 RSS 阅读器上装一个文件管理系统不容易,但是反过来、从一千到一千零一则很简单,一旦转向以文件为中心的阅读方式,就能继承文件管理系统的全套功能。
何以是 DEVONthink
阅读众口难调,商业软件又必须忠于资本,结果就是,绝大多数 RSS 阅读器都采用了叠床架屋的设计方式——很像市场对处理器“挤牙膏”的调侃——各项功能,哪怕是放大一号字体这种小事,也尽被开发商所垄断;用户想要做任何事情都只能嗷嗷待哺,越来越依赖某个厂商。实际上,“用户”(User)一词本身就是用来形容瘾君子的,这恰当指出了软件消费者的普遍状态。
逆向思维常常可以打破僵局和怪圈,正如 Paul Dirac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的轻松揶揄:只不过是把旧方程中的正号改成了符号。与其在 RSS 上面增加一千个功能——而且是逐步增加,一茬一茬地收割用户——能不能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在现成知识管理工具或文件管理工具上加一个 RSS 功能?毫无疑问,从 1 到 1001 是一场苦旅,而从 1000 到 1001 却轻而易举。
这就是 DEVONthink 等工具介入的时候。这是对传统 RSS 阅读器的降维打击。单方面的屠杀。
基于文件的 RSS 阅读实际上并不指向特别的工具,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旦落地到具体工具,依然有优劣之分。理论上,只要是能够把 RSS 资源存储为本地文件的工具,均可用于打造文件中心的在线阅读。例如内置 RSS 的电子书管理工具 Calibre、自带 RSS 的文献管理工具 Zotero 甚至古董级 RSS 阅读器 NetNewsWire。3
但我们毕竟在谈论一种罕见的阅读模式,前述所有工具都并非为此而设计,故无论如何都免不了自己装修。相比其他方案,DEVONthink 所需工作量较少,而它又最接近 Finder 这样的通用文件管理器,可能提供的潜在功能最多。
小结
对种种现实问题的回避,最终导致工具创造者和使用者都进入了阅读游戏化的自我麻痹之中。逃避和麻痹其实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精通如何享受、如何消费技术,不等于有能力驾驭技术;用过各种阅读器不表示懂得阅读,更不代表拥有好品味。过去只知小而美、如今争相抱 AI 佛脚的主流工具,不配当你的座驾。市场上绝大多数现成的 RSS 阅读器,都只是儿童游乐园里面的旋转木马,给你展示一番“用户友好”的风景,然而那一切纯属人为,不过是楚门的世界。
如果你厌倦了这场游戏,那么,现在就是时候择一良驹,驰于平坂。
- 至于 RSS 工具本身是不是解决信息爆炸和垃圾泛滥的银弹,此话题本作不论。至少自 It's Time for an RSS Revival 开始,日益癌变的算法推荐就把 RSS 带回了公众视野,然而,追求银弹的想法本就荒唐,深层问题无法通过购买一款软件或注册一个账户解决。 ↩
- 尤其是所谓的“支持导出到 Obsidian”,天哪, Obsidian 是一个开放式存储的软件,复制粘贴也算是什么革命性功能吗? ↩
- 它支持 AppleScript,理论上,你可以写个脚本,一键导出所有文章为独立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