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斯坦福商学院的一份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瞠目的现象:有大约 9.5% 的软件工程师,几乎啥也不干。有人每个月只改两三次代码,发几封邮件,开那么一两次会,真正工作时间甚至不到五小时,却照样能拿到二三十万美元的高薪。
这群人被称作“幽灵工程师”,研究员猜测,他们可能暗地里同时拿几家公司的薪水,或者干脆就是熟练利用远程办公和会议信息的漏洞来混日子。
有趣的是,不同的办公模式下,“幽灵”占比大不一样:远程办公的工程师中,约有 14% 被归入这类行列,而只在办公室工作部分时间的工程师则有 9%,每天都到公司的仅有 6%。
不少“幽灵工程师”私下承认,自己之所以摆烂,是因为看不到投入和收益的关联,干脆就用各种小花招蒙混,比如线上聊天软件上挂着“在开会”,或使用“mouse jiggler”之类的工具来制造鼠标活动迹象来对抗监控工具,表面上看着忙,实际上完全躺平。
然而,这种情况并不只在大公司出现,中小型企业里也会有人“滥竽充数”。一位团队经理分享过一件趣事:会议里最会说、最能侃侃而谈的同事,代码产出几乎为零。深入交流后才发现,他其实不想埋头写代码,更适合研究和规划。一旦给他换岗位,这个人立刻找回动力和效率。从表面上看,“幽灵”可能是懒,但有时或许只是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方式。
更难解决的一点在于:怎么判断一个工程师是不是确实在干活?
很多高级工程师别看写的代码不多,但要么在做架构,要么在带新人,这些都不像一行行代码那么直观可量化。所以,有研究团队在尝试用机器学习来分析公司整体代码库,希望以贡献度衡量每个人对项目的实际影响。毕竟,要想抓到真正的“幽灵”,光看代码行数是不够的,也可能把真正有价值的努力给埋没了。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批评远程办公让“幽灵”滋生:有人对着电脑挂着“开会中”,又或者用一些模拟在线状态的小道具。企业也不是完全蒙在鼓里,像 Box 公司就开始强化绩效考核,管理层希望通过让员工看到努力和成果挂钩,来激发他们的干劲,毕竟只要回到能创造价值的轨道上,大家也不想一直混日子。
当然,并不是所有幽灵工程师都是真的“混”,只是对工作环境或管理方式的不满让他们逐渐失去冲劲。把那些想要发挥但迷失了方向的人放对地方,就能让他们从“幽灵”变成最闪亮的员工。
说到底,问题的核心还是管理和沟通:只要让愿意干事的人有用武之地,那些想偷懒的人也就没法再随便摸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