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_image

卡片笔记的理想形态,乃一片枝繁叶茂的数字花园。但是事情总是说着容易做起来困难。那些带货的生产力网红,往往是胡乱创建双向链接,只为截个图,好去社交网络上发贴子,将那一团乱麻称作自己的第二大脑。苟确如此,那也只是说明这些网红的脑子里面全是浆糊。

认真做笔记的人,应当发现建立链接并没有那么容易,甚至在一段时间里,笔记真的只是卡片而已,相互之间无甚关联,碎片化反而加剧了。盖双向链接的精度要比文件夹和标签高出一个数量级,在一个标签下,可能有几十上百篇笔记,但是链接则有的放矢,拥有单篇笔记级别的精度;如果你喜欢块引用——尽管我不提倡——则更甚。这些手术刀一样锋利的工具,反倒不容易使用:我们可以毫无顾忌地打标签,但是无法自欺欺人地乱插链接。

一旦追求具有语义功能的双向连接,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错综迷离,那么链接工程的进度就会放慢,并且产生大量链接阙如的卡片——尤其是写完之后,再也没有被引用过的卡片,这些笔记就是本文语境下的孤儿笔记。不仅把我们拉回了没有链接的时代,甚至比以往更糟,因为线性笔记好歹有时间顺序,而碎片的孤儿笔记则像游荡在数字花园中的幽灵,令人不安。

识别孤儿

孤儿笔记最大的特点,并不是没有链接到别的笔记,而是没有被别的笔记所引用。换言之,孤儿笔记可能很想和别人交流,但是别的笔记根本不理它——有了这个定义,我们首先可以从笔记库中过滤出所有的孤儿笔记。

Obsidian 的图谱视图固然可以显示孤儿笔记,但它似乎对孤儿有所歧视,只是把后者丢在图谱最边缘,而不能集中显示。这并不利于我们统一处理孤儿笔记,甚至不能掌握手头有多少孤儿。

Alt text
Obsidian 中的孤儿笔记会被移到图谱边缘

为此,我编写了一个 脚本,可以罗列未被任何笔记链接的卡片,让花园中游荡的孤儿一览无余。读者不妨尝试一下这个脚本,看看自己的笔记库中有多少沦为孤儿的笔记,或许结果让人非常意外。

Alt text
检查孤儿笔记

处理思路一:抱团取暖

出现孤儿笔记,再正常不过,盖一个人的思绪是如此散漫,游离于不同的领域和专业之间。例如浏览 RSS 时,陌生领域的信息汹涌而至,很难马上纳入数字花园,却又不舍得将其丢弃——这时候,孤儿笔记就产生了。某日读到 一文,分析东京为何生机勃勃,很有趣,只是当时的笔记和我专业相隔太远。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又埋头于本职工作,一时间忘了闲暇时间读了什么;这颗笔记的种子,似乎就此进入了冬眠状态。

正如一片雪花很快就会融化,但一个雪球则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孤儿笔记也是这样,如果一篇笔记在现有的笔记面前显得格格不入,只不过说明它需要一些朋友抱团取暖。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顺便读一读陌生领域的热门作品,作为理解孤儿笔记的踏板。这好象只种一棵迷迭香容易种死,但养上一丛的话,倒不容易夭折了。比如前述的城市规划话题,我正好知道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和亚历山大的《建筑模式语言》,便把它们从书架上取下;当然,啃这些砖头书很花时间,更快的路子是看现成讨论,也比自己闭门造车要强。

还有一种方法——尽管要凭运气——就是看看有没有人讨论你正在读的书或文章!好内容往往不会成为孤儿,很可能有人——甚至有学者——在评论、褒贬、攻击或赞扬它。我之前提到的文章就上了 HackerNews,上面的评论给我提供了一些思路。

换个角度想,就算让一篇笔记冬眠,也比强行用现有知识穿凿附会要好。锤子综合症就像大脑的感冒,尤其是读法律或医学等垄断性学科的家伙,总觉得自己读了一个高人一等的专业,似乎可以用法典或化学方程式来解释一切。殊不知在对某个领域一无所知的时候,贸然建立链接,只是在暴露短处。

某些时候,相关文献足够丰富,笔记也足以自成一体,但就是无法融入现有笔记体系。这也无妨,只是说明我们误入了地图上的全新区域。2022 年冬天,是江南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寒冷的一次,衣柜中的抓绒、毛衣和棉服仿一夜之间成了纸糊玩具,我不得不做点功课,研究保暖面料。从刷毛、到气凝胶,均一一制作词条,同时也梳理了各个成衣品牌和原料商之间的亲缘关系,在翌日清晨得出结论:买一件仿北极熊毛的合成纤维棉服。事实证明,这件只有橘子重的夹克,比三公斤重的传统棉服都强得多。1这次检索所得的资料,就很难放进现有笔记库,毕竟我不是服装设计师,这些资料用过一次,可能很多年都不会再瞧一眼——除非我去北极,又要添新衣服。类似的专题研究,可以做一个单独文件夹,甚至为之创建单独的数据库,以免打乱主笔记库。

Alt text
为抱团后的孤儿笔记搭建独立数据库

处理思路二:创意引擎

如果时间充足,拓展阅读甚至专题研究显然是处理孤儿笔记的最佳路径,但我们通常没有那么闲,而且有些领域本身就太艰涩,例如物理之于文科生或者文学分析之于理工行业人士。就算有空去读,估计也是囫囵吞枣而不得其滋味。

处理孤儿笔记的第二条思路,则是将其收集起来,定期回顾。不要误会,这绝不是说把它写在一本日记本上,然后像翻阅回忆相簿一样是不是摩挲一番;相反,本文提倡把原始摘抄内容放到 Anki,组成一叠摘抄碎片的卡组,像复习单词卡一样间隔重复。我通常会使用填空题格式的卡片——也就是完形填空——把摘抄中的重点字词挖掉,每天随机抽几个,看看自己还记不记得原话。一旦卡片数量够多,涉及领域够广,发酵反应就出现了:两三个孤儿笔记偶尔会凑在一起,其中的联系,忽然水落石出。例如莱姆对科幻小说家身份的自嘲(生产虚幻产物的寄生虫),一旦碰上帕帕奈克对设计师制造空中楼阁的讽刺,再加上维纳的通信理论(他认为除了写作一无是处的家伙才会争当作家),最初单薄的批评就丰满起来,而后面两个抽象观点也经由小说家接上了地气。

Alt text
把孤儿笔记做成 Anki 卡片

换言之,Anki 就像是一个万花筒,丢进去的只是碎片,但随着素材日益增多,可能在转到某一个角度后,就显示出绚丽的图景。我的摘抄至今也有上千条,假如把它们塞进印象笔记,那简直就是大型公墓;可一旦放进卡组,随机回顾,则化腐朽为神奇,为我提供了一个创意引擎。据说原始生命的浓汤就是一堆大分子化合物在随机碰撞,Anki 接收无家可归的孤儿之后,似乎也在创作中扮演了催化角色。

注:Anki 并非唯一选择,其他的记忆类软件举凡支持间隔重复,能够提供随机组合,估计效果都相去不远。但如果您确实对 Anki 感兴趣,我斗胆推荐拙作《Anki 进阶手册》,它用了不少篇幅介绍用 Anki 复习零碎知识。

处理思路三:日后相见

如果翻阅了几篇相关文献或者放进 Anki 之后,每次相见仍觉得面生,那就说明,现在还不是和某个话题交朋友的时候。写笔记也像和人交往,不同的年龄和境遇下,能结交的笔记也有所差异。在象牙塔里读书的时候,我对充满铜臭味的房地产和股权不仅没有兴趣,更看不进去,当时为了考试不得而写的笔记已经不只是孤儿笔记,而是木乃伊笔记了。惟工作之后,参与过几个案件,才摸到这些行当的门道。

遗世独立许久的孤儿笔记也是如此,有些可能只是时机未到,例如某些后现代文学理论,我至今看不懂,试着做成卡片,每次复习也都回答错误,这样来回贴了几次冷屁股之后便作罢,暂时将孤儿们搁置起来。可能再活几年就懂了,也可能一辈子都不再相见,但也无妨,一如我们不用指望和遇到的每一个人为友,也不用试着把遇到的所有信息都放进脑海或写成笔记。博尔赫斯笔下那个不会忘记任何东西的家伙,从来只是一个负面榜样。

结语

总之,孤儿笔记无法避免,如果在尝试拓展阅读或者间隔重复之后,仍然对其一窍不通,那只是说明进入某个领域的时机未到。不妨拉长时间线,交给未来,毕竟眼下的数字花园还等着我们去细心打理。如果院子里有几株蔷薇没有开花,有几株树莓没有结果,那么在穷尽一个园丁所能做的事情之后,就只需等待来年的阳光和露水。

🛍 我撰写的付费栏目《信息管理,文件为本位的方案》正在 UNTAG 售卖,对本文话题有进一步讨论,欢迎选购。

🔗 付费栏目链接


  1. 保暖系数只是理论值,如果我真的套上十件毛衣,估计仍然比那些高科技面料更暖。

author_avatar

Lawyer, macOS/iOS Automation Amate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