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问题的结构都像它的内容一样缺乏中性。问题的形式既可能使我们一路顺风,也可能使我们障碍重重。——尼尔·波兹曼
中学时,我曾流连于知乎,但如果翻阅我手头的笔记和发表的几百篇杂文,其中引用的知乎链接却屈指可数。这种错位暗示了一个事实:我喜欢的并非知乎上的内容,也不是任何一个知乎答主——不怕得罪任何人,我事实上一个知乎用户都没有关注过——我喜欢的,只是知乎的提问形式。
相对于其他网站或社群,知乎更注重问题形式,相信诸位已经见惯了下面这些知乎规矩:
- 先问有没有,再问是不是
- 先说清楚数量,所有不谈数量的毒性都是耍流氓
- 提问可以邀请网友,被邀请的人不管帮不帮不上忙,往往都会先说一句“谢邀”
- ……
种种或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和礼仪——尽管多多少少也有固化为教条的危险——时时刻刻都在提醒参与者围绕问题进行讨论,既不是早期贴吧那样漫无天际讲故事,也不像现在的短视频、小红书或图片社交媒体一味炫耀。^1
惜乎,不管是取消准入门槛后大量“低素质用户”的涌入,还是上市后无法洗掉嫌疑的种种商业化,或者近期强制要求登录才能阅读全文的风波,都足够劝退一些理智的用户。
若对知乎或其他问答社区敬而远之,又该向谁提问?
你为什么不问问神奇海螺呢?
——开玩笑,更好的办法是问问你自己。
用卡片笔记。
笔记的起点是问题(或:笔记是问题)
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总喜欢提出一些惊世骇俗的观点,指出原本对立的两个极端本质上是同一个东西:光有波粒二象性,质量和能量可以互相转换,过程和材料只是快慢之差……也许我们已经被这些惊世之言泡惯了,似乎总能很快接受一些颠覆性的观点。
现在,我不惮借鉴一下知识分子们摆弄对象的功夫,大胆宣布:所有的笔记都是问题。我们所受的教育足够让诸位接受这一点,毕竟,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世上无真理”^2,一个人现在觉得毋庸置疑的观点,其实只是当下认知的产物(无论是他本人的,还是时代的)。如果某人觉得观点不会变化,那不是因为他在从事数学或者物理学等基础学科的工作,而是因为他在考上大学之后就再也不从事创造性工作。
而作为思考的生产资料,只要把笔记看作一系列问题,将不同类型的笔记视作不同形式的问题或者问题的不同阶段,那么就不必留恋知乎等问答社区——除非你享受的就是炫耀或者社交带来的热闹——你可以在笔记(卡片笔记)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阶段性地解决问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