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件夹系统阙如的 Calibre 中,标签是重要的组织方式。它既是自由,同时也是束缚。自由之处在于,你不必像图书管理员那样另书籍与其位置(文件夹)一一对应;局限则硬币的另一面,恰因解开了束缚,你很可能忘了自己以前用过哪些标签,假以时日,标签遂成一团乱麻。
在传统图书行业中,早有人意识到了标签的问题。比较讲究的管理人员和学者引入受控标签,即领域同侪约定成熟的信息,理想情况下,它们通常从抽象到具体,可以排成一个相对规范整齐的金字塔层次结构。然而,标签天然一盘散沙的呈现方式无法体现其间的层级关系,结果就是一个外行难以看懂论文开头的关键词阵列,而许多作者也有敷衍之嫌。
或许我们要考虑带层级编码的标签,重新赋予标签秩序,并简化本地书库搜索。
从普通标签到层级编码
在撰写《信息管理,文件为本位的方案》时,我曾考察过标签的作用:
面对文件夹和标签这一堆工具中,我们最好保持理智:你可以做一件事情时,并不意味着你必须这么做;标签确实可以替代文件夹——如果它没有失效的话——但不意味着你必须要使用标签。Obsidian 社群的领袖更青睐文件夹,我也不会首先启用标签……这样看来,标签似乎只是灵活有余、可靠不足的信息管理方式。其实也不尽然,管见以为,标签有着和文件夹截然不同的使命,作为一种灵活的标记,它既可以在我们收集整理信息时加强认知,此其一;它还可以指示下一步行动,如同是信息管理中的方向标和红绿灯,此其二。
书籍管理毕竟不是瞬息万变的工作,其所涉的标签主要指引文中的第二类,即描述性标签。至于已读、未读、愿望清单等属性,其实可假借 Calibre 中的其他元数据,不必占用标签。
而描述性标签又容易变得零碎,若不想消失在碎片化中,势必要走向附带层级编码的标签。此乃文件夹和传统标签的联姻产物:前半部分相当于一个通讯地址,指示了标签在一个层级系统中的位置,就像门牌号码或者地图的经纬度;后半部分则是标签的具体内容。不用多虑,此方法无需任何特殊工具,你只是在传统标签前面加上一串编码,就像这样:112-物权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