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写出一整张清单,用于控诉上一任租客留下的空调遥控板:又笨,又重,按钮不灵……最恐怖的是,按钮的缝隙中还可能还夹杂着未知的人体组织碎片,让我在思维不受控的午夜联想到家暴或者命案现场(遥控板是砸脑袋的趁手利器)。
一句话, 空调遥控板,是我在搬入新居时首先要换掉的东西。不过,配一个型号对应的遥控器并不轻松,不少房间的空调已经有十年以上的历史,机器或许早已停产,遥控板也难以配到。此外,自己配,也是一笔开销,并且撤离时没什么带走的价值。
连续配了几个遥控板后,我坚信一定有人比我先掀翻桌子。果然,网上早就在售卖通用空调遥控板,内置几个常见频道(卖家的用词,不一定对应电气工程学术语),基本只需买一台,就能控制常见厂商的空调。
关键是,通用遥控板可以做到只有钥匙大小,这解锁了完全不同的空调遥控交互体验。
小,固然以牺牲按钮数量为代价,但这几乎无关痛痒,原装遥控板毕竟不是游戏机手柄,谁会每天按遍上面的全部按键?这类通用遥控板,最少的只需五颗按钮,开关、升温、降温、风速切换和模式切换,基本覆盖了日常所涉。
尽管也能买到按钮较多的款式,或者增配显示屏,但我更喜欢没有屏幕*且按键尽可能精简的型号,一则小巧,二则既然按钮已只剩寥寥数颗,熟悉几日就能凭着肌肉记忆盲操作,屏幕并无积极作用——别忘了,空调本身有屏幕和指示灯。我的视力足够好(也可能是我的房间足够小),手握遥控,眼观空调便是。
*没有屏幕,耗电也更低。我很快把老家的遥控器也换成了无屏幕的通用款式,不至于每隔几个月回家时都发现上次出门前换上的遥控板已经亏电了。
小和简单,还促发了质变。在家时,通用遥控器可贴上软磁贴,随意吸附在床架或其他铁质家具上。外出时,小玩意又能挂在钥匙扣上,隐形携带,关键时候再出马。应该没有人随身带一个超大号空调遥控板,至于某些插在手机充电口上的红外配件,也显得鬼鬼祟祟(并且和 iPhone 没什么关系),但通用遥控板则不然,它比车钥匙还小,平时挂着并不碍事。我前往某些部门机构办事时,偶尔遇到小气或存心作弄我的家伙,让我没有空调的房间里干等,此时,我就摸出遥控器,自助解决。
至于空调原装的遥控器,仍需留着备用,毕竟低频功能并不为通用遥控器所及。如果不是特别脏,我会把旧遥控器粘到墙上(用无痕胶),紧邻着电灯开关,就像酒店里的中央空调控制中心一样,在一处控制房间中的主要电器。注意,遥控器朝向并非任意,要么直射空调,要么经由较光滑的表面——最好是比较空旷的地板、天花板或墙面——折射后可以抵达空调,固定之前应当多试试不同角度。
略有遗憾,通用遥控器的交互仍不够完美,不如电动车钥匙那样粒粒按钮边缘分明,就算是应酬到半夜整个人晕晕乎乎也方便操作。鉴于酒驾是违法的,但酒后吹空调不是,我不知道为何空调按钮反倒普遍设计得软趴趴,反馈不足。*网上有人出售拷贝钥匙,可复制车钥匙的按钮功能,交互也更好,但我买来无法顺利复制空调遥控,还望知情的读者解答。
*目前的变通方案是,买一个有一定厚度的硅胶贴(比如乐器上减震的那种),贴在最常用的开/关键上,凭着触感也能在黑夜中轻松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