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_image

不去思考思维的对象,我们就无法理解思维这件事。——西蒙·派珀特

《工具的物理学:作为材料的软件,或言软件场》中,我斗胆提出了工具的第一原则:面向材料,借用软件开发的术语,将工具划分为面向材料和面向功能两个方向,并进一步指出面向材料的软件更值得使用,同时面向材料的软件也更值得讨论。

本文旨在补遗,集中回答最致命的问题——理论的提出者又怎么知道其所言不是另一次空穴来风的方法论变异?易言之,我所提出的原则,有没有可能仅仅是其他讨论的变种?

我将尝试说明,材料原则并非是又一次生死由命的空中讨论。相反,它可以作为大多数工具方法论背后的原理。无论是笔记中的双向链接模式、任务管理中的LTF系统、信息管理的种种流程等具体方法,还是低技术、数据本地化等相对抽象的宏观概念,都可以从材料原则推导出来——或者相反,发现某些流行方法才是空中楼阁。

模式

诚然,很多好理论更关注结构而非构成结构的材料(比如,广义相对论),但是这不意味着材料的缺席。我不知道现代物理学怎么处理虚空,但可以确定,Power User 们无法在赛博世界使用量子魔法。如果你连笔记的对象是什么、连任务的基本单位是什么都不知道或者不过问,就开始使用那些时髦的方法和软件,恐怕最后你会撞个头破血流,然后被工具无用论者和虚无主义者所吸收。

笔记的模式

让我们从双向链接开始。这种笔记方法,恐怕是21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生产力淘金浪潮。很多开发笔记软件的公司都拿到了投资,创始人也摇身一变成为亿万富翁,然而,几乎就像任何一次生产力进步一样,双向链接(和卡片笔记)也很快遭到工具虚无主义者的质疑,怀疑这些方法只不过编织出一张令人不明觉厉的网络图谱,但使用者并没有从中获得好处——除了在互联网上获得一片点赞之外。

双向链接遭到的两种极端对待,恰恰说明一个好的模式不能独立于材料而浮在空中。如果我们仔细观察那些真正从卡片笔记和双向链接上获益的人,就会发现,这些时髦的组织方式必须基于踏踏实实的笔记素材。例如 Nick Milo,他是双向链接卡片笔记传教士中难得有真材实料的人——在现实世界中,他是《绝命毒师》的编辑,而笔记则是他的重要辅助工具。被尊为泰斗的 Luhmann 同样不是因为他的笔记方法论而留名历史,不,真正重要的是他的社会学著作。

在无数讨论双项链接和卡片笔记的人中,较早把事情说明白的,国外首推 Sascha,而国内则是 Ryooo。这两位所用的笔记软件完全不同,一个是古色古香的 The Archive,另一个则是时髦的 Obsidian,他们的方法论也不一样,前者继承几百年的德国学术传统,笔记的基本单位是一系列想法,后者自称采用了一种类似人工智能的推理模型,其笔记就像是一个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这也是其“KG笔记法”之由来)。两套方法——或者说两种视角——各有千秋,但都确实行之有效,不过我关注的不是这些方法或者视角本身,而是他们的共同点:把笔记视作一系列具体对象,而不是抽象概念。换句话说,双向链接和卡片笔记在他们两个人那里,都是基于材料的模式

笔记软件实际上太稚嫩了,必须从其他领域吸取经验。Sascha 方案的聪明之处在于巧妙继承了学术训练中获得的宝贵技巧,在多数人关注按钮位置和等用户体验细节的时候,他关注的确实如何推理才深入何种证据才可靠,这些理论既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来自相对可靠的学术传统。

Alt text
Sascha 为卡片笔记的冰山模型绘制的示意图

我所采取的视角和 Sascha 有所不同。我同时使用了黑箱API花园等多个隐喻,但本质或许一样——理智的人都关心本体论

再来看一下 Ryooo 的知识图谱笔记法。这种方法把笔记视为一个知识图谱模型中的节点,不同笔记间的关系,主要包括“概念之间的子类(subclassOf)关系、实体与概念之间的实例(instanceOf)关系,以及实体之间的各种属性与关系”。1我对这一方案保持保留态度,因为 Ryooo 更像是在训练一个人工智能模型,但就算我的理解有误,这一有理有据的方案也远远好过凭空捏造的网红笔记方法论。

任务管理的模式

任务管理软件被文刀漢三戏称作软件开发者的练手场,确实,多数的任务管理软件简直就像是小孩子的胡闹,不过,众多平庸软件中偶然有几款软件能够吸引一批 Power User。

在多年以前,Hum 就意识到,高级任务管理软件的共同点就是呈现出 LTF 模式:清单(List)、标签(Tag)、过滤(Filter)

现在智能设备上的任务管理工具,从 iOS 内置的提醒事项到最复杂的 2Do、OmniFocus 以及我们这套教程的主角 Todoist。其实都在运用的同一套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列表(List)、标签(Tag)和过滤(Filter),取其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可以简称为 LTF 系统。

现在看来,上述理论的成功之处在于抓住了任务管理的单位,把任务视作一个切实存在的实体,而这个实体在任务管理系统中有其位置(List),同时任务本身又有一系列的属性(Tag),并且你可以快速汇集符合指定条件的任务(Filter)。

只是很可惜,当时的讨论只进行到这一步,当我想继续往下深入时,勉强找到的几个方向看上去都像是玄学。在 Hum 的讨论之后,我只是匆忙写就了自己的作品,随后也没有深挖任务管理。

现在回过头看,当时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够直面任务管理最痛苦的问题——任务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其实是直接被 Todlist 点燃的,此软件鼓励用户创建尽可能多的任务,完成后的得分也随之增加,用户进而得到勋章和一段时间的高级账户资格。如果你只是没心没肺地疯狂创建任务刷分,纯粹把任务管理当作一场游戏,那也无所谓;但你如果比较较真,那很快就会开始反思:究竟把任务拆到什么程度才合适?任务和项目之间的界限又在哪里?

在我自己的作品中,我首先否认了任务和项目之间存在楚河汉界,转而采用了结构主义的视角,认为两者只是相对的——但这同样没有回答问题。如因,当我从材料角度再去考虑任务管理时,终于发现了两个有希望的方向:首先是区分个人任务管理和团队任务管理,随后找出任务的基本单位。这些话题已经远远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我将在以后的文章中阐述。

占星术式的模式

一个好理论不应该仅仅解释现有现象,还应该起到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面对日新月异的各种方法论模式,材料原则也可以去芜存菁——事实上,本文的行文顺序已然包含了褒贬。

曾经流行的 PARA 模式和其前身 CODE 模式,就应当加以批判。这两个模型实在太宽泛了,简直就像算命,不管使用者最后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几乎都可以归功于这两个模型,同时也无论使用者最后落得怎样凄惨的下场——如果这些家伙还敢在社交网络上留言的话——你都可以说他们没有理解这两个模型的精髓。这两个模型哪有什么实质性内容呢?如果我不说他们来自国外,是洋货,是舶来品,你第一反应想必是:这到底是哪个互联网大厂发明出来的黑话?!

Alt text
PARA 模式

全是形容词,没有本体论。对此,DEVONthink 开发团队曾——略带傲娇地——表示:我们才不是为这些玩意儿(包括 PARA)开发的!或许正是这份冷静,让 DEVONthink 能够成为罕见的常青软件,而不会很快被淹没在生产力淘金热中。

一个能解释一切的理论,其实什么都解释不了。一个号称能处理一切信息的方法,实际上什么都处理不了。商业工具也涌现了大量模式,例如获客漏斗、瀑布模型、创业象限……这些模式此起彼伏,绵绵不绝,更像是在某个特例中的幸运儿在成功后给自己编造的功勋,而不是值得重复实践的模式。否则,也很难解释为什么有1000个成功的企业家就有1000套成功的方法论了。

特性

在考察相对具体的工具和方法外,材料原则同样也是抽象形容词的试金石,尤其是,你可以借此判断一个人所说的抽象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而不会被关在别人的术语黑箱中。

用户数据与隐私

最近几年,随着隐私问题越发严重,不少软件都开始将隐私作为卖点。然而在最根本的意义上,隐私和个人数据是两个内涵和外延都差别巨大的概念,尽管它们常常有所重叠2,这种模糊的对象给大量开发商创造了商机,他们可以做一些朝三暮四甚至阳奉阴违的事,然后还大言不惭,宣称自己在保护用户隐私或尊重用户个人数据(信息)。

注:为了避免吃律师函,我不会在本节批评任何具体的软件。

以笔记类软件为例,如果我们划一段光谱,就会看到,在一头是真正尊重用户的软件,它们尽可能采用开放格式存储用户数据,尤其是 Obsidian,它甚至乐意用 JSON 格式存储画布数据,而不像多数软件那样搞一个私有格式。而在另一个方向上则是各种封闭软件,很多人谈虎色变的迁移成本或转换成本就是这些软件人为设置的。

真正的问题在于,两者之间还有很多摇摆不定的软件,自称尊重用户数据,随你导出,然而,“导出”是一个动词,动词后面必须跟上名词才有意义。某个被国内厂商收购的笔记软件,它只能导出自己才能识别的数据,这种导出又有什么用呢?很不幸,用户一旦成为用户,便处于弱势位置,我们只好用脚投票,而判断标准之一就是透过动词考察名词,弄清这些软件究竟在谈论什么对象、什么材料。

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里所分析的,真正的尊重数据、真正的开放存储、真正的本地化,应该提供开放、通用的格式,换成别的主流软件或常见软件都可以打开。3

面向材料的软件不得不诚实,不得不开诚布公,除非某个开发商自己制造了一种封闭格式,一种别人无法解读的暗物质,不过,那时候我们也就不会说它是基于材料的软件了。

材料是公开的,就像朴素的大米或面粉,也最见开发者和使用者的火候。当 Smart Folder 被发现只是一个结构化的纯文本文件时,没有人能够阻止 Power User 魔改智能文件夹,例如 Hum 和我就实现了多文件夹检索。

开发者甚至不能阻止用户再加工材料,只要这种材料是公开的。掌控材料——虽然需要学习一些技术——才能拥有终极的数据自主权。

这是一种非经济或法律上的控制,而是实际控制意义上的支配。再说得明白一点,那就是所有的承诺、所有的宣传都是空话,只有在开发商选择了通用格式时,你才有自主权可言。在极端的情况下,我们常用的一些下载手段和黑科技技术在理论上是违法的(或至少违反了用户协议条款),但是开发商无法阻止用户这么做,因为相关的工具和服务建立在公共遗产之上。

低技术

低技术(low tech)是我写杂文时常用的标签,但它并非时空意义上的“低”,不追求唯古是尚。在中国互联网世界中,推崇低技术的人本就不多,而且一般出于自嘲,大概可以把它替换成“土法”——但我的文章则在严肃的意义上使用此术语,它直接来自欧美地区的社会运动,倾向于某种更理性的环保主义和左派立场。

——不过,且让我们抛开所有形容词,看看“低技术”背后的名词就均是什么。其实,一旦考察其背后的对象,就会发现所谓的低技术总是和这些材料相关:易于获得,价格便宜,维护方便,并且在未来比较容易得到替代品4在物理世界中常见的低技术材料,通常是初级加工后的木材、金属零件和纸张(纸板),也包括一些便宜的电路板和主板(例如树莓派),而在数字世界中则通常指开源软件或开源格式。

只要有利可图,“低技术”也会被营销人员盯上,说不定一个体积达到几GB、由臭名昭著的巨头投资、需要十几项用户授权才能正常开启的笔记软件,以后也敢敢自称低技术。唯有坚持材料原则,才能识破这些营销诡计吧。

小结

许多读者都是善良的,却常被各种糟糕的软件或团体欺骗,甚至自愿做它们的传教士,部分原因就是没有绕过形容词,没有看到背后的材料。而一旦握住了名词,抓住了对象,则种种模式、种种特性或种种术语,也不过如此。

事情大概就是这样:一把自夸锋利无比的菜刀,却从来不敢展示到底能切什么,只是非常抽象的自称万能,这种工具并不值得信任。


  1. 肖仰华:《知识图谱:概念与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年版,p5。
  2. 在法律上也有所交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就以“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为题,两个概念的范围和保护方式常有交叠。
  3. 这里所谓的常见,主要是社会意义上的,而不完全是技术意义上的。举一个硬件方面的例子,在 iPhone 刚开始流行时,其使用的六角螺丝不常见,很难拧开,彼时就可以说 iPhone 很封闭,但后来在路边报刊亭里都可以买到六角螺丝刀,这时候至少不用抓着螺丝型号批评 iPhone 封闭了。事实上,在用第四代 iPhone——最著名的一代——时,我随身带着一块备用电池和一把截短的螺丝刀,一旦手机没电,就卸下螺丝、拔下旧电池、换上新电池,一气呵成。
  4. 这套说辞借鉴了 Twyla Tharp,此君每做一个项目就准备一个大纸箱,收纳全部相关材料,前述优点基本都是作者用来描述纸箱的。see Twyla Tharp, The Creative Habit (Simon & Schuster, 2003).

author_avatar

Lawyer, macOS/iOS Automation Amate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