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_image

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稍微勤奋点的人,要么边读边写边记,要么合上书本之后再大干一场。

但是,做笔记,就能够让知识过脑子吗?这似乎是某种包裹着认知科学外衣的玄学。鼓吹笔记的人可以找出无数的实证研究告诉你,某某知名大学的某个老头子又做了一个实验,证明做笔记的人和不做笔记的人能够记住的东西是云泥之别。对于这种把测试学习效果当成量身高体重的做法,我不想置喙;我更愿意釜底抽薪,提出一个冐天下读书人之大不韪的看法:

做笔记,我指的是单纯做笔记,完全就是自欺欺人。除非你在读书之前和读书之后分别做笔记,然后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才有可能知道自己所学为何物。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不仅会重新说明上述激进观点,并且会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笔记方案。

笔记为何常是幻觉

有一个常常被提及的认知误区,就是知识的诅咒,意思是你懂的东西越多,你越以为别人也懂得你所知之事,进而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这个现象还有另一种版本,当我们把“他人”换成曾经的自己,这个认知误区也同样成立——不信的话,你可以翻开自己五年或者十年前的笔记,看看当时想的玩意儿现在是不是你自己都羞愧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在阅读中,我们也类似的知识诅咒:每次读完一本书,合上书本,对作者说的东西感到头头是道,并且觉得说来说去也就是这几个大道理,好像自己在读书之前就对书中的观点讳莫如深,只差着作者帮你指点出来而已。这是不是像极了那些最糟糕的学生:老师说的每一句话他都懂,课本上的每一行字都是那么明了,但是一到考试脑子里面总是空空如也。很不幸,在阅读上,几乎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坏学生。

而传统笔记方法不仅没有解决知识诅咒,反而还放大了它。因为做笔记是一种有形的活动,一套流程下来,你好像做了不得了的脑力体操,并且也确确实实留下了厚厚一叠纸,这会给人学有所成的幻觉。接着前面运动的比喻,任何一个认真对待锻炼的人都知道超量恢复,简言之,就是只有试着超过以前的体力水平,才有可能获得进步;阅读也是如此,在这个角度上看,传统的阅读和笔记最多只能算是饭后快步走,或许没有害处,但是只能保持现状而无法带来进步。

对比之下,日本人有一种所谓的三点笔记法,就是读完一本书之后记下三点你印象最深刻的东西。三当然是虚指,主要是不要搞得太累,一本书里面能够获得一些新知,就算赚到了。这种看似很佛系的日本做派其实比洋洋洒洒写满十几页的笔记本更为科学,盖三点笔记法,其实强调了阅读前后的差异,避免读者陷入“这些我早就知道”的怪圈。

一种新方法:空白表法

在三点笔记法的引导下,线索已经水落石出:比较理想的笔记方法,应当是能够体现阅读前后差异的方法。日本人的诀窍只是抛砖引玉,而且显然也无法应付篇幅较大或者内容较深的书籍——随便一想就知道,如果你看完一本教科书结果只学到两三个知识点,那也太说不过去。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种在欧美作家和编辑之间备受好评的方法——空白表法(the Blank Sheet Method),并将其调整为更容易操作的形式。

空白表法

所谓的空白表法,真的是名副其实,就是拿出一张白纸,写下你阅读前已知的信息,然后随着阅读的推进,不断往上补充新信息。如果在纸上进行,最好用不同颜色的笔填写新信息,这样能体现阅读前后认知的变化。

Alt text
Blank-Sheet, from fs

这种看似简单乃至愚蠢的方法流行于欧美知识分子圈子,或许是因为它太简单,就像告诉你做菜要放盐一样,不至于少有人愿意屈尊一提。不多的消息来自法南街博客,原版方法摘录如下:

  1. 在开始读一本新书之前,拿出一张白纸。写下你对即将阅读的主题的了解——如果你愿意,写一份思维导图;
  2. 完成阅读后,花几分钟时间添加新信息到地图上,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墨水;
  3. 在开始下一次阅读之前,先检查思维导图(原作者将纸质思维导图当作书签);
  4. 将这些思维导图放入活页夹中,并定期查看它们。

其实法南街的作者自己也知道,重要的是阅读前后有何变化,至于他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比如是不是思维导图——则不是最关键的,我估计手写恐怕也并非必需。一旦从这些非常具体的技术中解放出来,我们就可以把空白表法运用到笔记软件中。

注意:原始的空白表法用于阅读一本书,但我认为这绝对是妄自菲薄。后文介绍的方法均不限书籍数量,我在实践中常常将其用于“主题阅读”,即一次性阅读一堆书籍中的相关章节。

一点改进:做成卡片笔记

诚然,空白表法本身有点像是中国帆船,没有西方舰船那些复杂的绳索,似乎全靠信仰的力量让它们屹立不倒;不过,一旦和卡片笔记技术相结合,空白表法的威力就会扎扎实实看得到。当然,如果你对卡片笔记还不熟悉,也可以单纯学着下面的格式做流水帐,先不要管双向链接的部分,至少能达到揭示阅读收获的目的。

我在《卡片笔记实践篇:会议笔记》中介绍过如何用卡片笔记做会议记录,其实记录阅读前后的变化也是大同小异。我主要分三个部分:

  1. 第一部分是阅读契机,往往包括直接动机(比如读了什么材料让我产生动力),以及我的直接目的是什么(可以是纯粹好奇);
  2. 第二部分列出阅读材料已经知道的事情,这一步非常关键,我会尽可能回忆以前的笔记,找到我关于阅读主题的已有认知,以便在阅读后诚实反映认知变化;
  3. 最后一部分是阅读记录,不管是发现新知识还是仅仅确认了旧观点,都老老实实把所得所获记下来。
Alt text
用空白表法记录阅读前后的变化

阅读记录由此变成了一篇索引笔记,汇集在阅读之前已有的想法,然后随着阅读前进,提出新观点,并且通过双向链接在观点笔记和空白表笔记之间创建关联。(如果不熟悉笔记类型,建议先阅读《卡片笔记中的三种笔记类型》,我的分类和社区中的通说基本一致。)如此一来,这份空白表笔记就会成为阅读历史记录,诚实反映阅读前后想法的变化

此外,如果你所用的文件管理工具支持链接到原始文献,那也可以把链接放到空白表笔记中,方便日后回溯原文。比如在空白表笔记的第一部分,我会链接到直接促使我阅读的原始材料,以便日后总能想起,最初是为何对这份空白表上的文献产生了兴趣。

如果只是读单独一本书,文献链接确实用处有限;但如果你同时读很多本书,那整个空白表笔记就会变成很好的阅读清单,在阅读时充当导航图,不至于读着读着就迷路。有些阅读会持续几天、几周乃至数月,此时若有一份目录,就可以从上次停下的地方继续前进。

模版化与自动化

一旦确定了属于你自己的空白表,就可以提前准备好模板。这里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太高的东西,你可以把模板保存在快捷指令中,也可以在 Keyboard Maestro 里预先备妥空白表笔记,要用的时候新建一个文件,然后把模板插进去就完事。Hum 写过一篇关于会议记录的文章,其中的自动化部分也适用于空白表法。

确实,空白表法中的绝大多数信息还是需要手动录入,事先准备的模板基本只是一个空架子,但这个架子的作用并不容小觑。就像我们总是对自己知道的东西太过自信,对于空白表方法本身,我们同样也容易变得自负,以为这么简单的模板手打就好了,搞自动化是小题大做。然而,就像隔空传话游戏,如果总是手打,错一次错两次,最初设计的模板很可能大变样,届时相信你会深刻体会到什么叫知识的诅咒。

小结:不要相信你的大脑

法南街博客在提倡空白表方法时,意味深长地指出:您不仅会增加新知识,而且同样有价值的是,您会删除您认为自己知道但并非如此的东西。这就是记录阅读前后认知变化的价值:让阅读真正过脑子,不要自欺欺人。

空白表法在卡片笔记中实践起来很简单,基本就是大纲笔记或者所谓 Daily Note——看你是传统 Zettelkasten 方法的拥趸,还是 Roam Research 的 Beliver——的一种应用。但这种朴素的方法,确实有拨云见月之功。

🛍 我撰写的付费栏目《信息管理,文件为本位的方案》正在 UNTAG 售卖,对本文话题有进一步讨论,欢迎选购。

🔗 付费栏目链接


author_avatar

Lawyer, macOS/iOS Automation Amate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