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_image

纸笔笔记要么被视作玄学,要么被斥为小资的玩具,这些常见态度都不利于利用纸笔——甚至不利于整个笔记系统。需知纸笔也是笔记系统中的一环,宜物尽其用,与软件各司其职。

《为什么,以及如何保留纸笔笔记》一文中,我指出了前述协同原则,可如果不解释如何操作,那么也只是一种空头理论。应读者呼声,遂作本文,以本人阅读专业书籍和闲书的真实经历,展示如何利用纸笔笔记。

心态准备

纸笔之于笔记软件,一如派出部队之于大本营。早在纸笔时代,日本炙手可热的作家奥野宣之就摸到了方向,发现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或者纸片就像外出巡航的飞机,而家中的大号笔记簿则相当于航空母舰,统一收纳采集回来的物资并继续加工处理。

在纸笔时期,奥野的比喻多少有些牵强,毕竟真正能够把笔记写两遍以上、实践“收集-加工”模式而非记流水账的,大概只有达芬奇这等奇才。也不奇怪,抄一遍笔记?!放在现在,大概也只有讲台上受老师表彰的闪亮 good boy 才会相信。

Alt text
电脑如同航母,纸笔就像从中派出的飞机或者小艇

但笔记软件重塑了“收集-加工”模式。数字化之后的笔记,可以检索、分类、排序,甚至用人工智能深入挖掘隐藏信息,惟此时,电脑作为航空母舰的隐喻才恰当。

那么,软件吃掉了纸笔吗?我不这么认为。原研哉曾指出,电脑解放了纸,让设计师可以更关注纸张本身的物理属性,而不必在承载图文信息上和电脑一较高下,类似的道理也见诸笔记:一个人可以尽享纸笔速记的灵活,而无需以卵击石、拿纸笔的短处去冲击软件的强处。说起来,珍视纸质笔记本的习惯似乎始于文艺复兴,当时成熟的制造技术让纸本子取代蜡板,一举成为中古欧洲版的第二大脑,这样看来,如今笔记软件对纸笔笔记的影响也如出一辙:软件成了第二大脑,负责存储;而纸笔从存储的巨大压力中解放出来,回归快速捕捉与初步加工的原始用途。

一言以蔽之,将纸笔视作临时派出的先遣队,则可最大程度取之灵活,如精锐斥候(scout)部队一般快速采集信息。

物质准备

在介绍笔记软件的方法时,由于软件往往可以免费试用或者干脆完全免费,我大可先介绍通用方法,再落地到具体软件,而不太担心尝试多种软件的成本——就像前田约翰所言,与其问用什么软件,不如先搞懂遵循什么原则——但是在介绍纸笔笔记时,顺序就要反过来,盖再便宜的纸笔也是一笔开销,且若买了不合心意的本子,用则不适、闲则浪费,左右为难。

从先遣队或者游击队的隐喻出发,管见以为,最合适的书写介质是未经装订的纸片,比如可以轻松放进口袋的索引卡(Index Card)、可贴在墙上的便利贴1,或者将普通A4纸对折裁开后得到的纸片(具体对折几次,端视你用来记录哪类内容)。我本人使用A6大小的白纸,无需特意采购,抽几张A4纸,折叠两次再撕开就能一次性获得四张卡片。索引卡和便利贴不一定随处都能买到2,但是A4纸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取得,而且在办公室中基本可以无限量免费获取——说实话,我自己就没有花过一分钱。

相比装订好的笔记本,纸片更加容易随身携带,且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携带量:如果要出门两三天,我可能会带上整整两指厚的纸片;如果只是去图书馆泡一下午,大概抽个十几张纸就足够记录零散想法。如果中途发现纸张尺寸不合适,完全可以立即调整,不必如完整本子那样,因为舍不得丢弃而非得把一本用完。此外,零散纸张加上电脑这一套组合可以防止火烧连营,不至于因为丢了一本子就失去最近几周甚至一年的记录。3

另一半准备工作则是确定。考虑到需要随身携带,我设置的唯一硬性条件是不能使用塑料夹子,否则轻轻一掰或者不慎蹭到裤子口袋边缘,笔夹就会断裂,剩下的断头笔也就无处安放。当然,这只是因为我比较吹毛求疵,你完全可以选择任何一种写起来顺手的笔。

选好笔后,有很多方法可以把它夹在纸片上。相比精心设计的笔夹或者笔套,我更喜欢直接买几枚长尾夹(下图左),把它夹在纸的一侧,然后把笔夹从中穿过去,就能将笔固定在本子上,而不会从本子侧边凸出去,降低被蹭掉的概率。水笔或者中性笔更容易携带,而铅笔一般没有笔夹,得动点心思,我的方法是用钳子把长尾夹钢丝稍稍往外掰二十几度4,所形成的夹角就可以把铅笔固定住——前提是你的铅笔后面有橡皮擦,而不是一整个光杆,否则还是容易滑落下来。5

Alt text
几种不同的铅笔携带方式 来源:作者本人

在我过去几年的实践中,这套廉价而唾手可得的工具出镜率最高。或许稍微拉长时间线,就会发现甄选工具不仅需要站在个体角度,更要站在整个种类的角度,如达尔文所说,一颗蔬菜味道鲜美而被人类吃掉,作为个体它消失了,但是人类乐于培育这种蔬菜,于是作为一个群体,它却发展壮大。这或许也是选择工具的一种可取态度:类似于纸片、长尾夹和铅笔这样便宜的工具,作为个体可能短短数天甚至几分钟之内就消耗殆尽,但是作为一种记录的手段,却可以留存很久。

如果读者认同上面这一方出自贫寒人士的意见,鄙人当然额手称庆;若是难以苟同,怕也没有什么损失,毕竟上面所描述的这套记录工具几乎全是来自废纸篓的垃圾,不会加重您的经济负担。

用法诸例

在我的实践中,纸笔的灵活看得见摸得着,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1. 草草勾勒轮廓,例如阅读一本书,就标出值得画线的段落,在电脑上调出电子版反刍;
  2. 初步培养想法,利用思维导图、象限图、理论模型等分析想法,去电脑上打成文字前尽可能可视化,并记录不同阶段的想法以供对比;
  3. 紧紧追踪任务,直接把阅读中产生的任务——查术语、找文献、写批评等等——写在笔记上,给任务一个语境,收集了一批纸片后,坐到电脑前一次性处理完。

一句话,用最低成本、最便携、最灵活且不插电——也就永远不怕断电——的工具,狠狠攫住灵感。

纸笔大纲笔记

我在给卡片笔记分类的文章中指出,至少存在大纲、观点笔记和词条笔记三种类型,使用纸笔时情况有所不同,不能生搬硬套,但也可以继承部分笔记方法。此处择大纲笔记切入,盖我最常用之。

纸片上的大纲笔记,并非其他笔记的清单,而是手头所读材料的索引6我在工作中需要使用大量参考书,自己只有财力购买一部分,剩下的还是依靠图书馆,显然,我不可能涂画借来的书,此时小纸片就成了非常重要的**“踩点”工具**:在纸片给重点段落编码,每读一章或者一节就再另起一列,几章或一本书读完,就获得了一张阅读重点的索引,把书还回去之后,还可以在 Google 图书中翻到同一位置;如果有扫描版,则直接在本地文件上做批注。

Alt text
记录阅读锚点的两张纸片 来源:作者本人

这种摘抄方式看上去非常凄凉,却让记忆与理解竟加深许多,以至于我即便同时拥有纸质书和电子版,也会用这种方式在不同的媒介上各读一遍。其中原因大概也不难推想,除了确实花费更多时间,另一方面,这份大纲笔记本质上是阅读的内容地图,勾勒出重要——对读者本人重要——信息的轮廓、展示其分布,回过头重新批注时,一眼就能看出哪些部分看得透彻,哪部分属于空白地带。

具体到操作细节上,我使用两种方式的编码指出。一种是单纯页码加位置,比如第42页从上往下数第三段,编码就是42C,要是自然段太多,那就从下往上数,比如用42(-1)表示第四十二页最后一段。读一些轻松的作品时,我一般使用这种简短的编码,若是专业书或陌生领域的作品,那就需要在编码后面再记下几个关键词,以免回过头看时都不知道当时为什么要标出这一段。

说起来,写编码要求读者时不时停顿一下,看看当前页码、再环顾一下前后文,这种停顿本身就给了阅读缓冲和反刍的机会。多数人都意识到自己读书太快或者跳得太多,有心人会强迫自己用指读法,而我这个土方子,说不定效果更好。

此外,读者可能以为重新要花上很多时间,不划算,但根据我的经验,批注一百多处也不过就是十几二十分钟时间,如果这种方式能够带来额外的好处,完全是暴利投资——毕竟,这点时间估计只够你看上几页专业书。

纸笔观点笔记

在阅读中也需要观点笔记,不过纸笔的目的不是形成最终观点,而是积累素材;而我所见最有用的建议,就是空白表法,即在阅读前写下已知项和问题,随着阅读深入,添加新知,迨合上书本,认知变化也就跃然纸上。中文互联网上关于此法介绍寥寥,为此我特意撰写《卡片笔记实践篇:怎么做笔记,才能避免读书过眼不过脑》》一文,可供参考。

电脑固然也可践行空白表法。较大的项目,或者横跨几本书、一堆论文的主题阅读,我也确实记录在电脑上,可若每一章甚至每一节都写成电子笔记,工作量怕是太大,且过于频繁地往返于屏幕与书页之间也累人,此时轻巧的纸片就挺身而出,充当排头兵,收集零碎思绪。顺予指出,纸笔天然就不方便修改粉饰,更适合展示认知变化,而忠实记录,恰是空白表法之核心。不少人发现,航班或长途火车是阅读的好时机,我深以为然;而使用纸片,则无需精心准备,随手抽上几页、用夹子将纸笔和书籍封面夹在一起,即可出发。

Alt text
直接将纸片夹在书籍封面上 来源:作者本人
注意,上图中的书籍是我从图书馆借来的,为避免将其划伤或留下压痕,我使用了市面上买来的笔夹;如果是自己的书,我通常直接用更轻巧灵活的长尾夹——缺点就是会留下非常明显的印痕。

由于读的是纸质书,纸片还能顺便当书签——不花钱且极具个性——并且充当纸书阅读中的缓存,之前所想都在其中,来日翻开,又能捡起来继续前行。

话说回来,本文几乎未谈及如何绘制图示,一来为给文章瘦身,勿瓜瓞绵绵;二来则是绘图并非必需,尤其是美学方面的技术,恐怕并不比要,探险家高桥大辅的画功甚至不及幼稚园小朋友,但照样足以记录旅图所思,写出畅销书《旅之良品》。7而本就销毁也无所谓的纸片,当然更不必矫揉造作了。8

基于场景的任务管理

另一值得一书的纸笔用途是记录任务。一反统一收件箱(Inbox)的 GTD 核心思想,我更倾向于把任务写在你自然而然能够看到它的地方:管理文件,就开一个项目文件夹、在文件上打优先级或行动指示标签9;管理当日事项,就到工作间后写一张当日事项清单,贴在电脑屏幕边框上,做完便走人;而在读书——主要是纸质书时,就把任务写在纸上,不再另列任务清单。

与上一节类似,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无需切换媒介,不会产生记录阻力。建筑大师亚历山大发现,仅仅几分钟的步行距离也会让人放弃光临绿地,这就是距离压倒需要。减少记录阻力,本身就有助于避免遗漏任务。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其他笔记为任务提供了语境,回过头时不会忘了自己要干什么。实践中,很多阅读衍生任务是查术语、核对参考文献或找作者随口揶揄的作品,属于扫清阅读障碍的工作,离了原始语境就难以理解——至少意识不到重要性——别说全放进 Inbox,就是甲书任务和乙书任务混在一起,都显得莫名其妙。

有些时候,夹在书页中的纸片可能来不及处理、或者写到一半才觉自己火候不够、读不下去(我遇到弗洛伊德等玄乎内容就是如此),那也无妨,原先作为斥候派出的纸片无非就次驻扎下来,等待来日。

小结

在阅读中掺入如此多功能的纸片,是不是庸人自扰?且慢,一手书本、一手纸笔,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不是最正统的读书人形象吗?只不过,本文把扎实得有些噎人的本子换作纸片,更灵活罢了。

纸笔作为一种低侵略性的设备,可以散落在书页中,随着阅读进度而不断更换:成熟的记录转入电脑,崭新的纸片前仆后继,仿佛运筹帷幄,气定神闲地指挥阅读活动。

🛍 我撰写的付费栏目《信息管理,文件为本位的方案》正在 UNTAG 售卖,对本文话题有进一步讨论,欢迎选购:付费内容链接

信息管理,文件为本位的方案
信息管理,文件为本位的方案

  1. 鄙人也是便利贴消耗大户,用起来都是以墙为单位的,但另有用处,很难放入本文的框架,日后有机会再撰文。
  2. 索引卡和便利贴也考验品牌,不讲究的索引卡容易洇墨,而质量不好的便利贴要么黏黏糊糊,要么根本粘不住。A4纸则一般没那么多讲究。
  3. 你说电脑也会丢?了解一下各种成熟的备份方案。
  4. 如果读者家里没有钳子,也可以找一本比较厚实的书,把长尾夹钢丝需要弯折的部分塞到书页中间,然后用力压紧书本,再使劲儿往一侧压弯钢丝,这样就用书本代替了钳子。
  5. 可以购买附带橡皮擦的款式,或者另外添置可以拆卸的尾部橡皮。
  6. 纸笔笔记不能完全套用笔记软件的方法,因为在完整的卡片笔记系统中,往往是先有一系列的笔记素材才有为它们而创设的大纲笔记,就好像是先有书才有目录,如果书籍正文本身不存在,那么一份假想的目录,或许只在乌托邦文学方面才有价值。
  7. 这是我读过最实用的旅行装备推荐,全是陪作者出生入死的可靠工具,而非格子间里编辑的意淫。推荐购买阅读。
  8. 若要用图示,还是得用得对,但不必求用得美。矫揉造作者,显然不包括前者。
  9. 给自己打个广告,相关内容我发表在付费栏目《信息管理,文件为本位的方案》中。

author_avatar

Lawyer, macOS/iOS Automation Amate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