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工智能——以 ChatGPT 为代表——的讨论,最初集中在法律、医学和计算机等几个尖端领域,结果很明显,除了程序员能容忍 bug,其他几个领域往往不敢信赖人工智能。
随着人工智能逐渐过渡到日常应用,广泛接受更多普通人考验后,讨论也更趋于理智:不再一味希望人工智能代替什么,而是接受它作为一种全新的工具或方法,与传统技术并存。印刷术并未消灭手写,电脑没有干掉纸张,电信反而推动旅行,人工智能也循着这一路径。
烹饪便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当然,早已有人尝试让人工智能推荐食谱,可惜早期的成果要么是废话,例如从咖喱、土豆和炖牛肉得出“咖喱土豆炖牛肉”^1;要么就过于出乎意料,弄出一些黑暗料理。这其实是误会了人工智能的角色,没有把它当作新事物。
我本人在业余时间也喜欢动手做菜,几年间不断尝试用人工智能辅助烹饪。它远远不及美食专栏作家,也不会让你的母亲或者祖母黯然失色,但是作为一种从未有过的媒介,人工智能同样有着全新的用法。
没有做过菜的人工智能不是好厨子
作为一种上手门槛比较低的实践,估计有多少人都尝试过问人工智能讨要食谱。比如,随手打开冰箱,告诉人工智能里面有什么食材,让它推荐据此一道简单又不算难吃的菜式;而以 GPT-4 为代表,部分人工智能还允许你拍下冰箱内容物,就这照片直接给出建议。
但是,尽管交互体验非常新奇,但前述实践均把人工智能拟人化,把它当作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厨,或者一个做了一辈子菜的老奶奶(我并无性别歧视的意思)。很多所谓的高级玩家,也只是在此基础上调整 prompts,让人工智能玩角色扮演游戏:假扮擅长爆炒的中餐馆大厨,或者对新鲜度有着过人直觉的日本料理人。
——问题在于,人工智能不是任何人,它没有做过菜,只是道听途说别人的知识。这有点像今人照着古方做仿膳,大多也是就着文字资料费劲脑补,殊不知古代有钱有闲写食谱的,大多是远庖厨的君子,他们往往没有烹饪经验,比如袁枚,他自己不做菜,只是收集了不少食谱——虽然也功不可没——汪曾祺就此还吐槽过袁氏。西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那些花哨的食谱往往是“不弄脏衣袖的小姐”写的^2,以至于美国一百多年前家政科学运动影响如此深远,太太们终于自己挽起袖子下厨房。^3
结果就是,人工智能的建议比刻板印象中的中餐口诀还不靠谱,它或许会告诉你“一勺盐”“一杯水”或“一个番茄”,但各地的勺、杯和番茄尺寸千差万别^4,人工智能没有身体,自然不知。而烹饪恰恰有极强的地方属性,例如中餐的瓷勺就比美国的主餐勺大将近一倍,若是盲信人工智能,做出的东西要么寡淡无味,要么咸得齁人。
有食品网站的编辑尝试让 ChatGPT 推荐食谱,她很快发现,ChatGPT 对数字并不敏感,经常给出差距一倍以上的烹饪时长,所谓的快手早餐,最终花了四十多分钟,何况此人还是美食专栏的撰稿人,换作普通人,恐怕最后只能气得砸锅子,老老实实点外卖。
参考图:我要的就是刻板印象!
不妨反其道而行之。既然人工智能不擅长具体,只会嚼舌一般,那我干脆只要最终的菜肴参考图。比如说,直接让 ChatGPT 生成一张麻婆豆腐或 BLT 三明治的标准图片,然后尝试着仿制。我用得更多的是 Bing,它可以一次生成四张图片,在我的网络环境下也比 ChatGPT 快得多,不过具体的工具选择也并非本文旨趣。
这些人工智能生成的参考图高度标准,简直经过星级大厨亲手制作、专业造型师精精心布置、职业摄影师用心拍摄,会让人觉得“麻婆豆腐就应当长成这样”。而人类拍摄的菜肴照片,除非经过前述一系列专业人士之手,否则总感觉差点意思。甚至很多人类高手的照片和视频也不那么标准,一方面或许因为他们刻意求新,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的食材也不像动漫中那么几何化、标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