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_image

🔗 原文链接

这篇文章从一个有趣的会议对话展开,探讨了程序员和 AI 工具的关系。

作者和一位工程师聊到 Zed 这款工具时,对方关心的是:它有没有 AI 功能?能不能关掉?得知可以彻底关闭后,这位工程师坦然表示,他不用 AI,试过一次觉得效果很差,就直接放弃了。

即便谈到 AI 被认为可能改变编程未来时,他也完全没有兴趣。这个态度让作者很疑惑:作为程序员,怎么能对这么一个热门的技术完全无感?

文章指出,现在对 AI 的看法分歧很大。有人觉得它被过度吹捧了,不够智能、效率低,甚至不适合实际工作。但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技术大拿在尝试把 AI 融入自己的工作流,还玩出了不少新花样。文章举了一系列例子——

  • SerenityOS 和 Ladybird 浏览器的作者 Andreas Kling 用 Copilot 写了一个 JIT 编译器(参考链接);
  • HashiCorp 的创始人 Mitchell Hashimoto 在开发 Ghostty 时,直接用 Copilot 取代了语言服务器(参考链接);
  • John Carmack 投身 AI 领域;
  • Bun 的作者 Jarred Sumner 用 Claude 辅助处理一些任务(参考链接);
  • 连 Redis 的缔造者 antirez 也早早开始研究 LLM(参考链接)。

这些人可不是随便凑热闹的网红,而是在编程圈子里有分量的技术大神。他们为什么愿意尝试 AI 工具?这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这些工具可能没那么差。即便你不觉得它能颠覆编程行业,是不是也应该亲自试试它到底有没有用?

文章还提到,程序员这个职业的核心之一是“好奇心”。技术总是在变,学新东西是程序员的基本功。如果对一个号称会改变未来的技术完全不感兴趣,那是不是有点反常?

AI 工具可能不会解决你所有的问题,但它的确为很多人带来了效率上的提升。就算最初的体验不怎么样,也不该因此就完全忽略它的潜力。

“程序员这行就是不停地学,因为技术一直在变。如果不跟上变化,我们的知识早晚会过期变废铁。”——作者

最后,文章提出了一个问题:面对 AI 这样的新技术,我们到底该抱着怀疑直接放弃,还是用一点时间去看看它到底行不行?答案也许因人而异,但如果就这么错过了一个可能重塑行业的机会,可能真的有点可惜。


author_avatar

UNTAG 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