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_image

None can be an impartial or wise observer of human life but from the vantage ground of what we should call voluntary poverty.——Henry David Thoreau, Walden.

当代人在线阅读的时间恐怕远远超过离线阅读。而追逐最新发布的信息,几乎又是一种政治正确。殊不知——正如皮尔斯·巴特勒所言——阅读是反社会的,而一定的隔离,恰是酝酿个人判断力的必要环境。

我想起民国时期的报纸。与其说那是新闻,不如说是时事热点的评论,考虑到当时文人相轻盛极一时(请想想鲁迅),不妨说当时的报纸是民国版本的锐评合集。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很大程度上成长于不发达的通讯土壤,等编辑将草稿付梓印刷、报童把报纸送到读者手中,事情已经过去几天甚至一两周。

有些人虽住在比同时代人慢几天到一个礼拜的时空里,却更有判断力,例如瓦尔登湖畔的梭罗,或布拉德伯里笔下一周后才收到报纸的独居老人。即便穷尽这篇文章全部读者之力,恐怕也想不出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有什么重要的时事评论流传下来,但梭罗关于当时政局、商界、农业、地理以及学术界的絮语却印在几乎每一个现代人的脑海中。

反观现在,编辑喝着咖啡甚至吊着盐水也能在线工作,写出来的东西只需点点发布按钮,大洋彼岸的你就可以轻松读到新鲜文章。当代的在线阅读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追求新鲜,甚至像吃猴脑一样夸张:连猴子都来不及杀,就把汤勺伸向方才敲开的脑壳。如果您喜用 RSS——我当然是 RSS 支持者——不妨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有意无意间有种皇帝批阅奏折、“皇览”天下事的感觉?1下面是我随机挑选一日的 RSS 文章列表,什么人会需要马上处理这些信息?好像真的只有国家元首——或者刚入行的新闻小编。

Alt text
RSS列表容易给人“纵览天下事”的错觉

在求新求快的阅读风气下,我却提倡不要立即阅读,甚至也不要稍后读,而是稍后一周再阅读。“一周”固然是虚指,快的话可能当晚就读了(或许是因为失眠),晚的话晾上几周,而诸如乌克兰战争和马斯克收购推特这类旷日持久的事件,往往会囤积一批相关文章,到最后删除或归档相当一批显然荒谬的观点。且不争论具体需要多久,至少人为争取来的时间,能让人重拾对信息的判断力

我确实在网上发表过不少文章,屡屡谈及阅读的方法论,甚至亲自编写了一系列辅助工具,这很容易给人造成刻板印象:想必文章作者是比狗仔队还要勤劳的家伙吧,每天如同盯着股票涨跌指数一样看着自己的 RSS 阅读器收件箱,无论时政热点、专业文章或者花边新闻都照单全收,大块朵颐。

上述画像,或许是一部分人的状态,但我并非如此。讨论、分享乃至于创造一套理论或工具,并不意味着必须挖空心思使用它们。在阅读领域,恰恰相反:不管你的阅读器多漂亮,也不管你的新 iPad 多么轻巧便携,都请搁置新文章2

稍等,分明准备了如此齐全的工具,把各种阅读方法论背得滚瓜烂熟,甚至在心中树立起了某种(或许不值得推敲的)信仰,可是到头来却不能像眼睛发绿的狼一样攫住猎物,这又是何故?请注意:互联网瓜瓞绵绵的新文章,基本都没有经过检验

如若不可靠,那么为何忍不住读?真正让我们像飞蛾一样扑向新文章的,无非是两个动力引擎:其一是以虚假指标为代表的阅读游戏,其二则是所谓“输出倒逼输入”的商业活动

想必大家都知道各种近乎于传销组织的读书会或者学习小组,而各种阅读工具和阅读服务也把阅读量和连续打卡作为重要指标,像 Pocket 这样的服务甚至会向用户推送年度阅读情况,赤裸裸地揭露你的全球排名——就像“您的开机速度击败了全国百分之多少的电脑”——但,这些指标完全是别人定的。本文读者大多都是从应试教育一路艰难熬过来的人,应该不会对别人拟定规则的游戏有多少好感,可这些阅读服务只是披上了一层自主学习或终身学习的羊皮,就成功趁虚而入。

延伸阅读:《在自我提升时警惕虚假指标》

另一个同样动力澎湃的阅读引擎,则是变现。大约从10年前开始,以微信公众号和简书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媒体掀起了写作热潮,鼓吹输出倒逼输入。这场运动实为赛博朋克版的万人流水席,一大群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的人,读着一大堆自己暂且读不懂的文章,把它们囫囵嚼碎后吐给下一个人,如此流水饕餮,甚至近亲杂交。任何一个有品位的读者都会发现,国内数码媒体——或许可以扩大到科技媒体——多为二手货交易市场,无非从国外的几个热门网站上面鱼肉一番,拼拼凑凑再转回国内。3

一旦抛开上面这两个引擎,“立即阅读”这架飞机就会瞬间失去动力,要么滑翔一段时间后郁郁而终,要么就是突然改变航道怦然落幕。易言之,除了游戏搞钱,我完全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去支持一个人每天追着新潮文章。

(倒是还有一批人,他们最喜欢读的文章就是教他们怎样阅读更多文章的文章以及如何阅读更多前面那类文章的文章——前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物极必反,当他们发现自己读的东西是套娃游戏或者难以用在真实生活中后,很可能倒戈,成为工具无用论者,滑向怀疑论和/或虚无主义。)

如能抛开别人给你制定的标准,并姑且放一放挣钱的功利目的,那么在线阅读就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一个人终于可以面对真实世界,重置阅读流程。

在这个意义上说,本文标题所谓的“稍后一周”,也毫无以新一言堂取代旧一言堂之意,它只是一个大概的提议。显然有人会担心,旧文章放着不读,新文章源源不断,岂不是再无机会与箱子底的资料相遇?毕竟,传统的稍后读——即便和任务管理系统绑定——都很难清空(请思考一下有无必要清空),搁置更久,怕更不妥吧?好在现有的阅读技术,足以像自助餐一样铺开供你选择,以尽可能缓解文章积压。设定定期任务仍然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手段,而分组和打标签(现在还有人工智能帮忙)也有助于日后找到未读内容……至于我自己,则并无专门的“在线阅读”概念,相反,几乎总是从问题和主题出发的,在线信息只是诸多资料来源之一。

例言之,大型语言模型横空出世之际,不少人关心传统搜索引擎将何去何从,这一话题不可能看一篇文章就得到答案——即便是 Bill Gates 的,事实上,这位前世界首富的文章不比占星术预言好多少——相反,如果太相信热潮初期的信息,反而会在心里埋下太多预设,被人带偏。我更喜欢列文献清单,记下激发你兴趣的文章,汇集以前关于此话题的经典资料,再让子弹飞一会儿,静观事态发展,看看有没有进一步的、更为深思熟虑的作品问世。

Alt text
整理待读资料,夺回阅读主动权

上图只是一张清单,重在内容,不挑软件。列出清单,再耐心等上一两周,相当一批热文、爆文就会原形毕露,你也免遭精神污染。在 UNTAG 团队内部,我们也经常交流新鲜话题,早在新冠肺炎和乌克兰战争期间我就引入了清单方法,列出所有相关资料、标明作者、写明来源、注明时间,并保持跟踪。一个经验性的发现是:话题越是火爆,初期出现的文章最后越容易被证明是在胡扯——回忆一下这些重大事件发生时,那些所谓专家都在扯什么玩意儿吧!

延伸阅读:《卡片笔记实践篇:怎么做笔记,才能避免读书过眼不过脑》

即便确实放过相当一部分文章,可能也不是灾难。事实上,几乎任何一个平台都只是信息水网的一小部分,而不是信息的源头,即便几天或者长期没清空收件箱,也只是少了一些见面机会而已。以 RSS 为例,我订阅的内容可粗略分为几种,几天到几周不看都不至于超载:第一,论坛,好的讨论会持续被提及,现在不看,以后也会再次相遇;第二,博客,更新频率本来就不可能太高,好内容更是不会接踵而来,不至于积攒太多内容;第三,资源 Hub 型网站,其中的好文章往往会在别处再次发布,甚至直接被炒上 Hacker News4——不过大部分内容很杂,和我关系不大,不看也罢。总之,在 RSS 中一时错失的内容,很可能在别处相遇,不至于吊死在一棵树上。倒不如说,如果 RSS 成了某人和世界接触的唯一窗口,那这件事本身就非常严重了。

申言之,吾生而有涯,一般来说,唯被反复提及乃至引用的作品才更值得读。如果被错过的文章本身无人问津,那么不读也损失不大;反过来说,如果你订阅的内容无法抱团,恐怕说明读者自己还没有能力去处理这些文章,也不必急着读(忙着提交论文或报告的除外)。

延伸阅读:《为什么,以及如何处理孤儿笔记》

或许,我们不需要像梭罗那样特意躲到湖边小屋,也没必要搬到乡下、等待报纸隔几天再送过来。即便面对湍流迅疾的新信息,我们也有选择权:不需要像饿死鬼投胎一样打开收件箱一通胡吃海喝,只需稍稍搁置一段时间——或许是一个礼拜左右——判断力自然水落石出。


  1. 我多年前曾运营过的某栏目自称“奏折”,这个玩笑其实在暗示用户是皇帝,是中国互联网版的“客户即上帝”。
  2. 这里的阅读指 Reading,尤其是精细阅读,而不仅仅是扫一眼文章;置于初步处理,我确实几乎每天都检查新文章列表,从中挑出值得需要进一步读的内容,筛查挑选工作基本每天都有,但后续精读则需要另行安排。
  3. 这些小编现在可能稍微认真一点,还知道用人工智能洗一遍稿子,以前的抄袭现象则简单直白到令人震惊,我曾发现,国内某著名“作者”在某著名平台上发布的一篇著名文章,实则是把连线杂志上的文章用 Google 翻译翻了一遍,再一字不漏复制下来。我如何知道?我自己也试着翻译了原文,和那篇胆大包天的东西分文不差。
  4. 对这篇文章的读者而言,不妨再关注 Mjtsai、Daring Fireball、EclecticlightMPU 等站点,其中站长推荐或读者讨论热烈的文章,一般也值得翻出来读。某种意义上,这些网站构成了科技圈子的同行评审。

author_avatar

Lawyer, macOS/iOS Automation Amateur